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知道柏林墙被推到之时,那些被保护和隔离过的人,心里到底想了些什么;
不知道萨达姆的塑像被美军用坦克车摧毁之时,那些曾经生活富足和被剥削的人,心里到底想了些什么;
不知道西藏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之时,那些视西藏为圣地的人,心里到底想了些什么……
“艳照门”事件后,当无数人心目中那一个个偶像轰然倒塌之时,我们除了旁观,难道不应为此深思吗?
今年年1月27日晚,两张疑似女艺人与陈冠希的色情照片在香港高登讨论区惊现,随后几天,涉及更多女艺人的艳照陆续上传,并且更为露骨,当陈冠希出来承认照片是他拍摄并道歉时,起先的“移花接木照”之论也不攻自破,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谓之“艳照门”事件。肆无忌惮的发照人让警方焦头烂额,牵扯其中的明星们一时惊慌失措。举世哗然、沸沸扬扬,进而上演到轰轰烈烈。其实,“艳照门”事件只是一个引爆网民对网络色情的群体性批评的导火索。
从此事的波及程度和影响力来看,“艳照门”事件已不仅仅是娱乐事件。以一种猎艳和娱乐心态看待此事者大有人在,一味地瞎起哄和看热闹者也为数不少,他们在那猥琐和自私的窥淫陷阱沉浸中麻木了。他们把艳照当作蜂蜜,一饮而尽后悠然地舔着舌尖,甚至还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正是害人不浅的慢性毒药。最为可悲的是,时至现在,公众的焦点依然集中在那几个绯闻明星身上,普遍的看客心态未及时得到纠正,理性反思更未成为舆论的主流。
网络上的“艳照门”事件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有一点正面作用的:这是泼在那些疯狂的追星族当头的一瓢冷水,他们因之看清楚明星并非完美无缺的神,明星其实是也有各自的优缺点、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人的七情六欲的人。
人可无知、无能却不可无德。明星既然是公众人物,就应该做公众的好榜样。“艳照门”事件对社会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引起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并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当事人应当受到自己内心里的道德的谴责,如果他们心中还有道德的话。国家和个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艳照门”事件将会愈演愈烈,显然是对社会和谐发展不利的。希望此类事件能得以杜绝,还给人们一个纯净的视觉环境。
互联网就像一个菜市场。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家蔬菜拿去卖,不管是否有毒;互联网就像一个陈列室,不管美的、丑的,还是善的、恶的,乃至很黄很暴力的,都往上面挂。谁给了那个发照者上传他人隐私的权力?“艳照门”事件真正变大是由于媒体的夸大,媒体夸大是因为有利可图,有钱赚的事情大家都愿意去做,恐怕有人还盼着一年丢一次艳照,只要不是自己的。
随着“艳照门”事件的不断升级,公众对“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飙升。在北京,不论是商店、网店还是论坛,防信息泄漏、防偷窥的硬软件产品近来吃香。各种“防泄密软件”都被很多论坛上的网友所共享,有些是用在PC平台的,也有些是手机专用过滤软件。不少人都表示,电脑和手机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要“防患于未然”。
“艳照门”事件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撼,更应是反省,但愿我们的道德底线永远不再失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