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回复: 1

个人碳账户需要体系化建设

发表于 2022-8-30 15:59: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今年,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现象变得更加频繁,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减碳的紧迫性。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让减碳正式进入个体时代。

自2011年国家启动碳交易试点至今,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碳普惠实践项目。其中,更多是政府主导型的企业碳账户模式。近年来兴起的个人碳账户,大都是围绕消费衣食住行等行为产生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场景,对碳减排行为和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并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比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项目,意在鼓励用户绿色出行、绿色餐饮和绿色消费,当碳减排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在沙漠里种下树木。因为兼具娱乐性和趣味性,该项目在网络上颇为流行。

个人碳账户是顺应减碳形势的必要之举。从根本上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是生产、投资、消费和生活方式的重塑,不仅关系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也涉及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优化。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消费端碳排放量已经占到碳排放总量的53%。从这个层面上讲,加快构建碳普惠生态圈,必须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其中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实施个人碳账户,带动消费理念变化,促进绿色消费转型升级。

目前,各地推出了不少碳普惠尝试。比如杭州市试点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模式、北京市推出“每周再少开一天车”等项目,这些个人碳账户在极大丰富了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比如不同企业和平台间不兼容、应用场景数据分散、碳减排标准不一、个体减排行为重复计算、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因此,迫切需要在充分鼓励个人碳账户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共识性的标准制定,以此科学改变消费习惯。

目前,个人碳账户在实施过程中,个别企业将个人碳账户链接到金融市场、交易市场等,导致一些消费者产生投机心理,偏离了“倡导公众参与低碳行为”这一整体社会价值的初衷。由此可见,个人碳账户很有建立的必要,但不应当野蛮生长。相关单位联合各大平台企业,协商推出个人碳减排量的统一标准,这才是个人碳账户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王庆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 20:19:02 | 查看全部
实施个人碳账户,促进绿色消费转型升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