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84|回复: 1

牟世金先生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

发表于 2022-9-1 17:08: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詹福瑞

《牟世金文集》:20世纪“龙学”的里程碑

  《牟世金文集》(6卷)作为“山东大学中文专刊”之一,2022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牟世金(1928—1989),重庆忠县人。1948年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毕业,翌年考入军政大学,后任军队文职。1956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为著名学者陆侃如先生的助手,1983年升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心雕龙》研究室主任、山东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光明日报》《文史哲》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几种。

  牟先生的“龙学”著作,有与陆侃如先生合著的《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论创作》《刘勰和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译注》等,独立完成的《雕龙集》《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文心雕龙精选》《刘勰年谱汇考》《雕龙后集》《文心雕龙研究》等,并主编《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中国古代文论家评传》等;另有关于《文心雕龙》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单篇论文百余篇。牟先生有关“龙学”的研究论著超过300万字。这在截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文心雕龙》研究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王元化先生曾指出:“世金同志可以说得上是《文心雕龙》的功臣。这一点,有他的大量论著可以为证。”张文勋先生说:“牟世金大半生研究《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对我国‘龙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张少康等先生指出:“在八十年代,牟世金是研究《文心雕龙》的中年学者中成就最高、贡献最大、学风严谨的一位非常出色的学者。”

  《牟世金文集》(6卷)由牟先生的学生戚良德负责编定,第一次全面汇集了牟世金先生有关《文心雕龙》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学术成果,出版后受到“龙学”专家和古代文论研究者的广泛好评。

  2022年8月8日,《牟世金文集》出版暨牟世金学术座谈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牟世金先生的亲属、好友和学生共60余人与会,围绕《文集》以及牟世金先生“龙学”成就和学术意义展开研讨。在此,我们刊发6位专家的讨论文章。

  牟世金先生是《文心雕龙》学会重要的组织领导者。1983年,他发起并筹备了学会的成立,并担任学会秘书长,组织了数次学会年会和《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推动《文心雕龙》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牟世金先生亦为当代著名的《文心雕龙》研究专家。他从1962年与陆侃如先生合作出版《文心雕龙选译》(上),到1989年病逝,27年间,倾全力研究《文心雕龙》。牟世金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为第一阶段,与陆侃如先生合作出版《文心雕龙选译》,译注25篇;合作开展刘勰生平与思想、《文心雕龙》的研究,发表《刘勰的生平与思想》《刘勰的文体论》《刘勰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刘勰论内容与形式》《刘勰的创作论》《刘勰有关现实主义的论点》《刘勰有关浪漫主义的论点》《刘勰的批评论》等系列文章。第二阶段始于70年代初,继续译注《文心雕龙》余25篇,80年代初完成,出版《文心雕龙译注》。第三阶段为80年代,牟世金先生对刘勰与《文心雕龙》诸多问题逐一展开深入探讨,出版《雕龙集》《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文心雕龙精选》《刘勰年谱汇考》《雕龙后集》《文心雕龙研究》等十部著作,发表《文心雕龙》研究论文百余篇。

  在当代《文心雕龙》研究学者中,牟世金先生以重视《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研究著名,这是出于他对理论研究特性和《文心雕龙》性质的认识。牟世金先生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刘勰的理论体系,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坚持古代文学研究不擅改古籍的原则,立足于古籍的版本证明通行本《文心雕龙》的篇次是其原貌。其次,主张按照刘勰对全书体系安排的说明和《文心雕龙》自身的组织结构,研究其理论体系。再次,牟世金先生基于《文心雕龙》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而探究其内在联系,总结出其严密而又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衔华佩实’为轴心,以论述物与情、情与言、言与物三种关系为纲领,把全书50篇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牟世金先生对刘勰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他人的论述多有不同之处。其一,体现在《文心雕龙》中的儒家思想,已经不是原始的儒家思想,而是六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其二,牟世金先生通贯考察《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和“割情析采”,抽取出“衔华佩实”的理论纲领,并以“衔华佩实”作为中心观点,来研究《文心雕龙》理论体系。

  总之,理论体系研究,是80年代《文心雕龙》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牟世金先生在此问题上着力甚大,为推进研究的深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究过程中,他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原著,发掘意蕴;讨论问题,尊重他人的研究,铨衡裁断,惟务折衷,表现出稳重务实的学术品格。这些都为后来的学者研究《文心雕龙》做出了榜样。(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6 10:33:09 | 查看全部
20世纪“龙学”的里程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