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6|回复: 0

让“口袋公园”装满幸福体验

发表于 2022-9-3 15:25: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通知称,将推动全国于2022年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0000平方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口袋公园”关系到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建设“口袋公园”更需要一份精心与匠心。

规划先行。“口袋公园”在城市中是一个“点空间”,是烘托城市主景的“配角”。但从城市人群的生活角度来看,“口袋公园”是市民生活的“主角”,是城市开放空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便民,是否体现生态环保要求,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口袋公园”在选址上,要优先选择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在设计和建设上,要注重保护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要求。“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既要体现因地制宜、“见缝插景”,又要体现方便适用。

配套充分。城市中的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都是常见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不仅具有生态功能,还具有重要的文化、社会功能,展现着一座城市的气质与精神。有的地方在“口袋公园”建设上,不注重细节和配套,有的只规划了用地,却没有座椅、公厕等配套设施,有的没有照明设施致使居民没办法晚上活动……“口袋公园”只能看、没法用,让人尴尬又浪费。“口袋公园”要加强配套建设,增加居民多维度的体验感,使其成为“绿色、生态、休憩、健身”的重要载体。

管理常态。“口袋公园”虽小,但管理难度并不小。“口袋公园”点缀了社区环境,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但有些也存在安全不到位、花草保绿难、卫生不佳等有待改善的问题。有些“口袋公园”建了但老百姓不满意,究其原因是由于重建设、轻管理导致。建好更要管好、维护好,治理者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管护制度,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做好公园卫生环境保护;探索推行“口袋公园”园长制、志愿服务等管理模式,责任到人。此外,还要注重开展持续的宣传教育,杜绝不文明行为。

城市之美,在于细节。建设“口袋公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幸福生活,让更多人成为贡献者和受益者,才能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徐向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