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46|回复: 1

学历让位于能力,让职业教育更具感召力

发表于 2022-9-3 15:3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些职业院校是专门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员工的,职校生虽然在学历上低了一点,但却学到了一技之长,因而在就业上少了许多竞争。因此,让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平等竞争机会,共享劳动创造和社会发展成果,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招聘单位选人用人的正确路径。

根据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学历门槛让位于能力优先,职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宽,有了更多机会争取到适合自己的优质岗位。(8月31日《工人日报》)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逐渐形成了一支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益优化、素质逐步提高的技能人才队伍,技能劳动者超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5000万人,这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当前,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比,高技能人才仍存在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等问题。基于此,2021年11月印发的《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我国将持续提升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特别是,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不可否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劳动力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以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是否属于“双一流”高校或传统的985、211高校作为筛选门槛,限制第一学历为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应聘求职,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与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差距拉大,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可见,对名高校、高学历的过度崇拜,导致一些学子削尖脑袋也要挤进著名高等学府,不惜代价也要考研读博。再者,现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转型的今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些现象显然值得社会反思:事实上,名校和高学历,并非代表高水平和高能力。相反,一些职业院校是专门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员工的,职校生虽然在学历上低了一点,但却学到了一技之长,因而在就业上少了许多竞争。因此,让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平等竞争机会,共享劳动创造和社会发展成果,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招聘单位选人用人的正确路径。可以预测的是,拆除“身份门槛”, 让学历让位于能力,将成为选才用人新趋势。

换言之,学历让位于能力,让职教更具感召力。2021年12月,我国出台相关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在证书效用方面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不仅终结了高等教育重本科、轻职教,学术“腿长”、技能“腿短”等“跛足”现象,而且促使职校毕业生可以理直气壮地“以技能争岗位”。同时,也为尽早推进高考“两种模式”,即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打下了坚实了基础。特别是,通过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无缝对接,职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使学业提升通道、职业晋升通道、社会上升通道更加畅通。

□张西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 23:08:16 | 查看全部
让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平等竞争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