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2|回复: 1

“土专家”老赵

发表于 2011-4-27 11:07: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厂里的员工们都称他为“老赵”,是因为他年龄较大,且工龄长,他就是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电厂发电车间工段长赵贵源。他仅有初中文凭,却靠着6年来在输煤、输灰线上积累的丰富经验,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为厂里解决了生产上的多个难题,成为大家公认的“土专家”。
巧接布袋治理“沙尘暴”
2005年8月,刚走马上任的老赵就遇到了灰库冒灰的难题。灰库是锅炉排灰的“临时仓库”,库内有60个布袋除尘器起着吸附粉尘的作用。由于厂家在设计上不合理,布袋口常常被磨损坏,袋内的粉尘从库顶溢出,灰尘漫天飞扬,工人们谓之“沙尘暴”。布袋三个月就要全部更换一次,成本大大增加。为了攻克这个大难题,他天天蹲守现场仔细观察,终于找到了磨损布袋的直接原因,就是布袋口不牢固。他用铝皮加固布袋口,使布袋连续使用时间延长到半年。但该方法治标不治本,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治理“沙尘暴”呢?他继续蹲守现场反复实践,发现布袋口与铁板的结合处不配套,铁板的孔径小,布袋的袋口大,造成布袋口受力时极易被磨损。在他的建议下,厂里将铁板的眼孔由11厘米扩大到12.5厘米,现在的灰库库顶再也不见往日的“沙尘暴”,一年下来仅有14根布袋被损坏。这样算下来,一根布袋200多元,一年下来就能节约成本近6万元。
自制“狼牙棒”除大焦块
2009年12月,1号锅炉的旋风筒几乎全部结焦,8米多高的旋风筒内结焦近6米高,停炉3天后温度仍达摄氏800℃多。按以往的方法,都是用10余米长的镀锌铁管去捅。但这次却不奏效了,铁管伸进去后立即变弯,而焦块却纹丝不动。后来得知焦块中有一块筒顶滑落的铁板,并且筒内温度过高工作人员无法进入,如果要等待完全冷却可能需要半个月。
一天、两天……时间眼睁睁地过去了,但打焦工作却毫无进展。生产人员急得一筹莫展,老赵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绞尽脑汁,最后还真想到了一个土办法。他找来一个皮带旧托辊,用直径12毫米的钢筋制作成钩后再均匀焊接在托辊外圆上,用钢绳固定托辊一端,再将浑身是钩的“狼牙棒”放入旋风筒内,人站在旋风筒口,通过钢绳的牵引去控制“狼牙棒”撞击筒内焦块。自制的“狼牙棒”果然威力无比,所到之处焦块全部被掏松,庞然大焦被瓦解成了一盘散砂,积聚在旋风筒内的焦块骨碌碌地顺筒而下,铁板也随之被清除了。经过连续四天四夜的奋战,焦块得以成功清除,大大缩短了恢复锅炉点火的时间。
2007年,老赵被派往巫山电厂进行输灰系统调试,他去的半个月里,每天都坚守现场,并根据实际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让巫山电厂的领导也对他刮目相看,称他是名副其实的“土专家”。(重庆能源松藻电厂:王小鑫)
图为赵贵源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重庆能源松藻电厂:王小鑫摄)

图为赵贵源正在检查设备(重庆能源松藻电厂:王小鑫摄)

图为赵贵源正在检查设备(重庆能源松藻电厂:王小鑫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4:26:05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