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 个 农 民 工 的 矿 山 情 怀
今年41岁的李刚明是川煤广旺公司赵家坝矿采煤一队副队长,虽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可乐于奉献、爱企如家的精神给矿上的领导和工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工作上埋头苦干,成绩突出,在矿上工作不久就当上了值班队干。乌黑的矿井见证了一个新一代农民工的成长。
来矿工作以前,李刚明也和其他人一样在外面打过工。那是1999年,全国上上下下到处都是出门打工的人,外面的世界很陌生,充满挑战,这让家境贫困的李刚明最终作出外出打工的艰难决定。最早打工的地方是在上海浦东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工作条件差,因为没有技术收入也不高。2001年,在外打工近两年的李刚明还是决定回家,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毕竟可以照顾父母和妻儿。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刚明得知赵家坝矿正在对外招聘采煤工,于是,李刚明应聘到矿上工作,成为一名采煤工人。
从入矿那天起,他就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月月出满勤、干满点,苦活累活抢着干,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实际操作经验和安全知识,一步一个脚印,从工人走上班长、值班队干的管理岗位。9年来,他一直坚信着一个信念:用心工作、用心做人,为矿山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2008年初,矿上在东六采区采煤一队31161和31261两个工作面采用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进行套采,解决东六采区采动压力大、煤层间距近、巷道返修率高等问题。但采煤一队会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的人员较少,技术薄弱,工作面刚一开采,就呈现出支护质量差、出勤率低、劳动工效低等问题。李刚明在得知采煤一队遇到困难后,主动找到生产部门和矿领导,要求调到采煤一队工作。此时,他正在生产条件好、工资收入高的采煤四队工作。面对许多工友的不理解和领导的信任,他最终如愿以偿地来到了采煤一队。
一次夜班,上班前,李刚明把当班的几个职工叫在一块儿说:“今天我们做的12层,现在煤层变厚、淋水增多、压力很大,顶底板又破碎,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安全。”到了工作面后,李刚明像往常一样对现场安全进行了一番检查。他发现超口处的单体支柱存在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李刚明叫来当班班长杜培军说,这里不安全,再打根加强支柱。杜培军上前看了一下说:“有啥子问题哦,我们还是先打眼准备生产。”“那咋个行,必须先把安全处理好了再生产。”李刚明说。“我挖了这么多年煤还不懂安全唆。”杜培军在一旁抱怨,一边工作。就在这时,支柱刚好打稳,只听“轰”的一声,密集尾部就出现了推柱。杜培军当即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嘿!愣起干啥,把兄弟们都喊过来,把推倒的支柱补起再干活。”李刚明吩咐道。杜培军半晌才反应过来,赶紧组织大伙儿把密集尾推倒部分现先支护起来。等把支护搞好,下班已是第二天上午9点多了。
这天,李刚明和上班的工友们一起吃了早饭,又匆匆忙忙到办公室。今天是周五政治学习日,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散会后,李刚明找到姚伐东说:“谭守洪家住天池村,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在家里忙农活,谭守洪每天下班回去还要和妻子一起栽秧、放水,上班时老打不起精神来,我想找几个人帮他干活。”姚伐东一听当即说道:“可以啊,我虽然现在不是农民,但我还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今天我休息,顺便再多喊几个休班职工去,可以搞得更快些。”谭守洪的妻子一看到矿上这么多人来帮他们家里干活,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李哥,我一定喊我们那口子,多出勤,时刻注意安全。”
(戚 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