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1|回复: 0

善举不会给你带来厄运

发表于 2011-4-27 13:53: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申领驾照时进行器官捐献意愿登记在国外很常见。生活在美国的朋友介绍说,申领驾照时会被要求填这样的表格,愿意捐献器官,驾照上就会有一颗小红心,标着“DONOR(捐赠者)”字样。

美国朋友说,这是为了万一发生车祸导致死亡时可以及时遵照本人的意愿,准备进行器官捐献(一般还要再征询家属意见),而不至于耗费时间以致错过利用器官的最佳时间。

申领驾照登记器官捐献意愿这项措施本身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愿意捐献器官的人,都值得我们赞美和敬佩。只是这个选项原封不动被搬到中国来,也没经过预热或充分讨论便说年内可能实施,就显得文化上有点水土不服。

亚洲文化有很多避讳,比如对于出行,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一路顺风、出入平安,而现在,申领驾照时即要你决定将来死亡时是否愿意器官捐献,固然可以解读成提醒大家珍惜生命、谨慎驾驶,但也会让很多人解读成不吉利、晦气,甚至过度解读、假想到很多黑幕,比如有人担心车祸受伤时,医院为了移植器官会不会不肯全力抢救,以及是否会存在非法交易等。

虽然义务献血已被人们接受,但器官捐献却一直饱受争议。

实际上,各国都存在器官捐献者奇缺的问题,美国每年有10万多人排队等待器官捐献,法国每年捐献者不足1000个,日本直到1999年才完成首例人体器官移植。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要遏止发达国家人群到中低收入国家进行 “器官移植旅游”的势头。

另外,关于器官移植应该是以脑死亡还是心死亡为判断标准的争议更是持续不断。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向大众“强制”推行器官捐献的意愿选择——虽然人们可以选择不愿意,但不能不选择——就变得更加困难。

要推动器官捐献,其实还有很多更温和的方式。比如在日本,人们随时可以在便利店或超市领到一张柠檬黄的小卡片——人体器官捐献卡,登记自己的意愿。在一位留美的日本少女遇车祸去世、家人捐出她的器官救治了6名美国病人的事情被广泛报道后,这种卡片一度热门到供不应求,日本政府为此紧急加印了500万张。

还是回到那位在美国申领驾照的朋友。

对申领驾照要登记捐献器官意愿,那位美国朋友说:“……犹豫了一下我还是选了同意,我并不认为我的善举会给我带来厄运”。

在我国,大家还没有写遗嘱的习惯,也没人在自己年轻、身体健康时会主动申请捐献器官。不过,观念的更新、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给自己买一份航空意外险、婚前进行财产公证……这些同样曾被认为不吉利的事,已经为大众接受。

有一天,我们也会这样坦然地对待自己的身后事,明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轻松地在申领驾照时选择自己的意愿。当然,这样的轻松背后,需要的是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缜密的监管来支持。(李艳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