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0

焦作:矢志不移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发表于 2022-9-5 18:41: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秋9月,秋高气爽。在怀川大地上,涵盖26个行业163个工种的技能竞赛项目技术运动会正火热进行中,来自各行业的“大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展风采。

自2019年焦作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启动以来,这种大规模、多工种、多行业参与的运动会已经举办了四届,每年160余项的技术比武已带动逾20万名职工参与其中。
眼下,河南省焦作市各级工会正致力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2019年,焦作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潮掀起。焦作市总工会趁产改东风,决心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新时代焦作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该怎么建设?先从思想上进行武装!在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推行着这样一种“双向培养”模式,即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党建与企业同频共振,有效保障“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不仅仅是万方,探索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大潮席卷焦作各个企业,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进展明显。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小微企业职工中发展党员,加强互联网企业、快递物流行业等新兴业态党建工作。2020年面向产业工人发展党员395名,2021年面向产业工人发展党员773名,较上年增长95.7%。增加产业工人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拓宽参政议政渠道。2021年共推选23名产业工人担任市党代表,占全市党代表总数的5.28%;推选6名产业工人担任省党代表,占焦作出席省党代表总数的16.67%。
人才是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重心,育好苗才能促成才。为普遍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焦作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推行“学历证书+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简称“1+X”)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0所中职学校20个专业被国家确定为“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40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顺利通过教育厅审核,获批培训人数达到4100人。2021年,全市24所职业院校与42家企业开展校企“双元”培育工作,其中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达26家,通过招生及招工、“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到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共培育学生8600余人次。作为“育苗”的温床,企业也各显神通。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推行“五级技师”制度,并鼓励长期坚守在生产一线岗位、具备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打破技能等级与技术职务之间的界限。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焦作技师学院合作实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与半脱产培训等方式共同培养学徒。
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更多拔尖人才通过以赛练技、以比提升脱颖而出。焦作持续推进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每年组织不少于10个重点行业工种的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和不少于20项的市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2021年全市“安康杯”竞赛参赛单位突破2500家,参赛职工突破50万人,一大批技术能手涌现出来,构建起焦作特色技能竞赛体系。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当人才茁壮成长,创新自然硕果累累。焦作建立健全产业工人创新成果库、创新人才库,促进成果转化。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鼓励企业通过职工教育经费提供资金支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已建成国家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各工作室实施创新项目300余项,解决多项国家重点型号产品配套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在焦作市,有创新工作室近300家,主要成员达5000余人,培养产生各类工匠人才12000余名,带动全市30余万名职工参与创新活动。
星光不负赶路人。4年来,焦作市出台、完善涉及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技术工人工资分配、表彰奖励制度等100多项推动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各种比赛共选树各类工匠人才1000余名,近5万名职工职业技能等级得到提升,职工创新经济效益达50亿元。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许竹英表示,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的战略目标,需要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目前,焦作市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正朝着目标继续奋进,焦作市总工会将在改革攻坚、凝聚合力、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引领职工在奋进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