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9-6 19:22:45
|
查看全部
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已经含有“谈论”的意思,不能说“津津乐道地谈论”。
误例: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噤若寒蝉
比喻不敢作声。强调人不说话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常误用来形容安静,或是默不作声、闭口不言等意思。
误例:所向披靡的林丹,已经用他手中的球拍,用最有效的方式,让所有质疑他的人噤若寒蝉!
久假不归
假:借。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误例: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九牛一毛
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强调“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意思,与“杯水车薪,强调数量太少无济于事”容易混淆。
误例:1.他请客没问题,这点儿钱对他来说就是杯水车薪。2.治疗费用需要十多万元,可是他手里只有大家捐助的五千多元,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慷慨解囊
形容豪爽大方地帮助别人。不能用于自己消费。
误例:面对2012年中国春节,日本各个行业都卯足了劲……以吸引中国游客慷慨解囊。
空谷足音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和事物。此成语容易望文生义。
误例:此时已是午夜时分,周丽穿着高根鞋,独自走在深巷中,周围悄然无声,只有空谷足音和自己的心跳声,虽说是自己平时最熟悉的路,但她心中还是有几分恐惧。
空穴来风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常被误解为“凭空捏造,毫无根据”(《现汉》已认可)。
误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受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误例:为了留下张总工程师,单位领导苦心孤诣,再三劝阻,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
旷日持久
多费时日,拖得很久。不能理解为坚持很长时间。
误例:学好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旷日持久的努力才能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良莠不齐
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多指人的品质,不表示水平能力、产品质量或学生成绩等参差不齐。
误例:1.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2.市场上各种营养补品良莠不齐,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
励精图治
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误例: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马革裹尸
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常被误解为“死得很惨,死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有”。
误例: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媒体多误用来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
误例: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2.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人目不暇接。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不可用于褒义指变化之大。
误例:20年阔别,今朝又回。20年的社会变迁,剥去了小城寒伧的外衣,记忆中的破屋残垣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
明日黄花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误例: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呀!”
漠不关心
(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不能跟宾语。
误例:我们有些官员两眼盯住自己腰包的胀鼓,却漠不关心百姓疾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顿时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误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难言之隐
难以说出来的苦衷。不能用来修饰“苦衷”,否则就会造成句意的重复。
误例: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年富力强
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不能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
误例: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拍手称快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误例: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抛砖引玉
比喻用不成熟的、肤浅的意见,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见。常用作谦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
误例:1.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2.老张对王勇贵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有先见之明。
蓬荜生辉
使自己的破屋生辉不胜荣幸。是个谦词,用反了当有骂人之嫌。
误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评头论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含贬义,不能作中性的“评议”理解。
误例:鄙人的画展今日展出于此,一则算作个人的总结,二则是请各位专家评头品足,多多指点,借此提高。
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易误解为“不期而遇”的意思,而忽略了主体是“互不相识的人”。
误例: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不能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误例:你这个人就是不果断,遇事总是期期艾艾,举棋不定,这可是要误大事的。
巧夺天工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误例: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青出于蓝胜于蓝
指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用指别的超过不可以。
误例:我国西部地区如能用好政策,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那么迅速赶上沿海发达地区,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完全可能的。
罄竹难书
比喻罪恶之多,难以写尽。必须是罪行、劣迹、错误之类的事实,含有明显的贬抑色彩,而且如果是具体的东西数量再大也不能使用“罄竹难书”。
误例:1.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2 .甲骨文上刻个字不容易,罄竹难书的公文重得累死人不偿命……
求全责备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
误例: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求全责备别人,更不能抓住某人的一个缺点而不及其余,而是要客观地、全面地肯定一个人的大节和主流。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此成语易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而造成成语与句子重复。
误例: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地一声笑了起来。
日理万机
指古代帝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不能用在普通人身上,否则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
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误例:眼下大型运油车只有三只车轮在桥面上,桥沿已经不堪重负,正在缓慢变形,大卡车如履薄冰,时刻都有掉下江中的危险。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能泛指意外情况。
误例: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哪怕有个三长两短,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人成虎
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误例:1.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2.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赏心悦目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误例:节日的北京,绿草茵茵,鲜花处处,真是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深居简出
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不能理解为“简简单单出门”。
误例:看妈妈出个门还打扮半天,真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
莘莘学子
表示众多的学生,不能指具体一个或几个。如果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几个”等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误例:1.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2.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应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3.教室里坐着几个莘莘学子。
身临其境
指亲身到了那个境地。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误例: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那样求全责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