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人民日报报道,今年7月,昆明警方打掉当地一个具有养老诈骗特征的传销团伙,该团伙借助线下实体门店,以推销陶瓷产品为名,谎称购买每套餐具可以附送3万元股权,并终身每月领取220元返利等。这个团伙的一大目标就是针对老年人群,很多老年人被骗后,还成了传销组织的一员,自己被骗的同时也在骗别人。
实际上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道理大多数老年人都清楚,但为什么老年人还是成为传销诈骗团伙的香饽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对传销组织的刑事打击门槛较高,部分低层级人员或者没有直接涉案的人员,即便知道他们是传销组织的,也没法将他们定罪,这样很容易卷土重来。另外,不法分子的话术具有迷惑性、欺骗性。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往往脱节于网络时代,对新型骗术难以辨别和招架。
打击养老诈骗传销化,必须形成多方面的合力。首先相关政府部门要合力处置,既要加强刑事查处,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也要加强日常巡查力度,还要形成跨地域打击合力。“一个也不放过”的高压态势如果能形成长效机制,将会取得良好的打击效果。
这个合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随着社会更新迭代速率加快,现在的情况是“不听儿女言,吃亏在眼前”。对于理财特别是对于大额投资,不管利润是否合理,老人都要尽量跟家里年轻人或专业人士咨询后再做决定。很多老年人想搞投资,目的不外乎是解决好自己的养老问题以减轻儿女的负担。多和家里子女商量,能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
与此同时,针对深层的现实痛点问题,整个社会应在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多元供给方面更下功夫。“银发浪潮”已经到来,“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养老产业不仅仅是服务,也是一个产业,空间大有可为。完善养老布局,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能安心养老,那些以养老为借口、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的传销、诈骗还有多少成功实施的可能?(项向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