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洪滨:把天大的事天天做好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原平工务段灵丘线路工区共产党员王洪滨在炊事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在4300多天的日子中他一直坚守岗位,把天大的事天天都做好,他默默奉献的精神得到了路局、段、车间、班组人员的高度评价。凡是在灵丘食堂吃过饭的职工都说饭菜价格最低质量最好。
王洪滨同志是一名复转军人,入伍后就分到了炊事班,因工作业绩优秀突出,第二年就成一名共产党员。复员后分配到原平工务段,成了一名线路工,因为他有做饭的长处,有时在工区还在露上一手。慢慢就小有名气。
灵丘工区是全段的大伙食团之一,有线路工区、桥梁工区、探伤工区每天有30多人吃饭,段内人员在灵丘施工时也经常在食堂就餐,因工种复杂,吃饭时间不统一,也不知换了多少个炊事员都干不住,不是职工不满意,就是本人吃不了苦就不干了,炊事员的人选成了车间领导们一桩不得不马上解决的大事。
有职工向车间领导反映王洪宾人很实在,能吃苦耐劳,在部队干过炊事员,还有一技之长,一定能干好这项工作,于是2000年车间就把他调到了灵丘线路工区当了一名炊事员。
职工多、工种多,真是众口难调,为了让职工吃好,他每天早上5时左右就起床做饭,一直到晚上8 点多才休息,有时碰上施工人员要晚回来,只要打个招呼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职工们早上从灵丘坐车外出作业或到段内办事,一般早上6时40坐车,他在6时就做好了开饭的准备,保证让外出人员能吃上早饭,有时工区因作业需要晚下班,他就一直等到职工吃完再休息,在十二年的时间内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节假日都在工区,还要为值班员人员做上一桌丰盛的节日饭菜。
他对职工充满爱心,每天变着花样为职工改善花样,当有人问他食堂有菜谱没有,他说食堂的菜谱就在我的脑袋中,每天晚上我在床上就想好了明天一天吃什么。职工反映绞肉机绞下的肉陷不好吃,他就买回肉自己动手切成肉陷,让职工满意,为了熬出好喝的小米粥,他每天早起半小时,争取熬的时间长一点,职工们说洪宾熬出来粥就是好喝多,职工们喜欢吃新鲜馒头,他就天天现蒸馒头,有时是早上蒸,有时是中午蒸,保证不让职工吃剩饭。他还根据职工的爱好自己动手制做了具有灵丘风味的小菜,就是用芝麻和辣椒加工成小菜,成了餐桌上天天不可没有的特色小菜。这期间他付出多少爱心,是无法用尺度测量的。
灵丘线路工区地处山区,一年四季寒冷时间长,新鲜菜少,为了降低职工食成本,他把工区院内能种的地全部开发出来,种上职工喜欢的蔬菜,一有时间就到菜地里收拾、浇水、施肥、每年菜地的菜全部补贴到伙食团,他种的菜全部能满足职工生活需要,夏季仅仅买点调料品、鸡蛋、肉等付食品,其它就不用花钱,为职工节约了大量的伙食费用。为了保证冬季职工吃到新鲜菜,他就骑上麾托车隔一天就进城买一次菜,到批发市场批菜,降低了菜价,从工区进城来回有10多公里,在十二年中光汽油钱就贴出了2000多元。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还利用工区的菜地种的白罗卜、芋头、黄瓜、芥菜等蔬菜腌制成7 种小菜,保证职工在冬季能吃上多种花样的小菜。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干,他回答说线路工很辛苦,我有义务、有能力让他们吃好,有充沛的精力保证安全生产。
单位:原平工务段周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