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智慧和汗水树写人生传奇
缪华
全国人民都知道铁路有个李东晓,被誉为驾驶中国高速列车“第一人”。他是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一名普通动车组司机,敢于迎接时代挑战,以不服输的精神勤学苦练,勇接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那“与德国人打赌:‘十天把车开回北京’”的佳话传为美谈,长中国工人的志气,鼓舞人心,令人骄傲。他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工作17年开过12种机车车型,每次机车换型,他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机车工作原理,掌握机车操纵技术,以优异的成绩通过1500多次技术考试,尤其是为了兑现“十天把车开回北京”诺言,他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不仅“啃”下全部资料,而且还提炼编写出了中国第一本动车组列车操纵手册,令人叹服。大家眼中的李东晓无疑是中国开动车的最优秀人才,然而,这一切都以无数汗水去铺垫,是用超乎寻常人的付出换来的。那17年标准不走样,那去唐山接车前技术学习的白天黑夜“连轴转”,那京津城际高铁调试阶段“熬瘦十五六斤”,那生病后“6天的药液3天就输完”……李东晓就是地地道道的“拼命三郎”,也正是这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让他练就了过硬的技术,解决了让专家畏怯的难题,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任务,以标准、认真、负责的作风树立了一名企业普通工人良好形象,成为学习的楷模。
笔者所在的上海铁路局南京东车辆段徐州下行运用车间也有一位特别爱学肯干的好工人,他就是被职工称为“金牌检车员”的陈迎宾。今年36岁的陈迎宾从事的是铁路货车车辆的技术检查修理工作,被称为“车辆大夫”,但由于露天作业,夏天热得一身臭汗,冬天脸冻得生疼,工作环境差,保安全难度大。十七年来,陈迎宾工作中坚持“三个不”和“四个一样”:天气好时不松劲,条件差时不泄气,车流大时不慌神;执行作业标准时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阴天晴天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车流大小一个样,虽然苦累脏,比别人多流几倍的汗水,甘苦心自知。他踏踏实实检车,不给自己开小差懒省事的机会,时刻拥有发现铁路车辆故障的“火眼金睛”,先后5次防止重大安全隐患,受到上级通报嘉奖,几乎每月他都被为防止故障明星。汗水铸就“金牌检车员”,陈迎宾安全检车45万辆无任何漏检漏修, 2007年他荣获铁道部“百强检车员”称号, 2010年又被铁道部评为“王德明”检车员,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笔者感言:野菊花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劳动本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自然无贵贱,李东晓、陈迎宾是广大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中国工人的代表,他们不奢求仕途的飞黄腾达,只信奉劳动为天,靠双手打天下,用智慧和汗水铸优异成绩,在平凡的岗位展现自己不平凡的风采,让人读懂了普通劳动者最朴素的追求和人生信仰,也正因此,他们一步步地实现自我的价值,用生命的火花点燃岁月的精彩,让时代永远记住他们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