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徐征
台州的王阿姨因为眩晕伴呕吐,被送到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头颅CT检查没发现什么异常,过了两天,王阿姨感觉听力有下降,结果诊断出右耳全聋。
该院耳鼻喉科医生说,王阿姨患的是耳鼻喉科的一个常见病——突发性耳聋,耳聋和眩晕只是这种疾病的两方面表现,突发性耳聋严格地应该叫作特发性突聋,是指原因不明的一般在3天内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突发性耳聋在我国的发病率目前无准确流行病学数据,但总体有升高的趋势,青少年至中老年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41岁。目前病因不明,有多种学说,如内耳血供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均可为其诱因。
突发性耳聋根据频率损失的特点有好几个分型,通常提示不同的致病机理和预后,但治疗原则接近,都以糖皮质激素、改善循环药物及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为主,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为辅助的方案,只是有微小的区别。
一般发病早期就诊的患者均建议使用激素,激素亦是治疗指南中最没有争议的药物,民众往往夸大激素副作用,视之洪水猛兽。其实脱离剂量和疗程谈副作用是不科学的。突发性耳聋的糖皮质激素疗程及剂量均在安全范围,所造成的副作用通常仅是胃肠反应、睡眠障碍、血糖短暂升高、低血钾等短期反应,在约停药1周后均能恢复。如糖尿病患者为便于控制血糖,还可采取耳后或鼓室注射的方式给予激素治疗。
患突发性耳聋后听力能否恢复?医生说,通常明显的疗效出现在治疗的前一周内,但后续数月内听力可能有小幅缓慢的提升;通过前庭康复通常在1周左右静止时眩晕症状会不明显,1月左右动作时眩晕症状基本消失;但患者可能长期遗留耳鸣,这也是中高频听力不能恢复的常见后遗症状。
对于治疗半年后无实用听力者或耳鸣困扰者可验配助听器,如双侧重度耳聋者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虽然患者多为单耳听力障碍,但患耳使用辅助听觉设备可提高患者在嘈杂环境中的降噪及声源定位能力,同时有一定的改善耳鸣的作用。此治疗通常在病后半年听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采取。
双耳的发病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双耳同时发病的概率比较低,但不是说不存在,另外有部分患者双耳先后发病,或是同侧耳治愈或好转后复发。常见为低频型突聋,但亦有因为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出现多次内耳血管狭窄、痉挛甚至梗死的情况。
那么要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呢?医生提醒,首先应该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同时要有稳定的情绪,如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做好控制工作,出现症状及时就诊也很关键,如不明原因的耳闷、耳鸣、耳聋、眩晕需及时就医,越早诊断治疗则康复的机会相对越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