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29|回复: 4

[话题探讨] [反方]职业“含金量”更要靠所创造的价值来彰显

发表于 2011-4-28 16:50: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方】职业“含金量”更要靠所创造的价值来彰显
崔冰


           在整个工人队伍结构多样化的今天,对工人名声和价值间的正反比关系,要放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谨慎审视,通盘考虑,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拿处于技术含量低端的那部分劳动者,来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从而草率地做出“工人名声响价值低”的结论,这是有悖客观现实的。


       曾几何时,“铁人”王进喜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代人,《咱们工人有力量》更传唱出了作为工人的自豪和骄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后工业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对价值和财富的认识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再认同单一的“劳动创造价值”,技术、资本、管理等智力因素与工人的体力劳动一样,也能创造出社会价值,而且相对产生的效益更高,加之众多农民流入产业工人大军中,使法定的领导阶级中有了更多的草根阶层,由于一些地方在制度安排和政策上没有很好地兼顾企事业、社会团体的利益,使工人职业群体的整体收入和待遇增长较慢,导致对工人的名誉和价值评判出现了如此尴尬的不谙音。


         尽管“工人名声响价值低”有失偏颇,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向我们传递出一些积极的信号,置身知识经济的时代,处在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轨中,工人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程度作为生产要素的含量日益重要,现代生产的机械化、电子化乃至智能化程度与昔日操作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工人不再是只干脏、苦、累体力活的劳动者,珠三角、长三角一些企业的技术型工人月薪过万者不乏其人,许多外企还飘洋过海到国内高薪聘用有特长的工人等等,新时期工人队伍中的管理型、技术型、专家型的“蓝领”丝毫不逊于“白领”乃至“金领”,他们的“名声响价值也高”。对此,我们的社会评价也要与时俱进,走出对工人概念化、模式化的认识误区。


        根据社会学的观点,一个职业的认识除了社会评价,首要的还在于职业人的自我评价,人们对职业选择都有向上、向好的追求这是无可非议的,对于目前工人职业存在的失落感,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不必妄自菲薄,在向“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离不开一支庞大的、先进的技术工人队伍来支撑,工人更要向那些高素质的技术型技工、技师看齐,爱岗敬业,勇于革新,期冀创造更多的劳动财富来证明自身的价值,争做领跑时代的新型产业工人,才能彻底转变社会对工人职业的误解和偏见,工人群体跻身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能更好地重新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一时代主旋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7:06:40 | 查看全部
     言简理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8 17:10:11 | 查看全部
咱们工人有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9:46:35 | 查看全部
请白老师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4:18:55 | 查看全部
争做领跑时代的新型产业工人,才能更好地重新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一时代主旋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