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80|回复: 0

甘肃平凉崆峒区:用心用情托起残疾人就业梦

发表于 2022-9-17 11:4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齐 荣

每天早晨8时,张巧梅都会准时出门,乘坐去往平凉市崆峒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培训基地的接送车。

“我现在是‘上班族’了,要守时守规,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张巧梅说。

aca1fd72-6bfa-4e90-a577-bf55e781658a.jpg

王丽娟(左一)正在编织手提包。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齐荣

张巧梅是崆峒区人,1995年因腿部受伤导致残疾。“以前腿不方便一直在家待着,后来为了供孩子上学,曾去工地上打零工,收入很不稳定。”张巧梅说,2021年,在崆峒区残联的推荐下,她来到就业培训基地学技术。

来到培训基地,张巧梅熟练地将手中毛线一圈一圈地编织在拖鞋鞋底上,待花型编织好后,又打开手机里的视频,与同伴讨论鞋面新花型。

“我编织的两种造型的拖鞋已经各卖出两双,现在正在学蝴蝶花型。”张巧梅颇有心得地说,“编织的时候要考虑顾客是否喜爱,穿上是否舒适,要好看又实用。”

和张巧梅一样,2007年因脑梗导致半身不遂的王丽娟,之前只能靠低保维持生计,如今使用起钩针也得心应手。她告诉记者,因为以前使用过钩针,所以现在学起来并不难,“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我很自豪。”

在培训基地的陈列柜台前,不少顾客驻足挑选“作品”。“这里的拖鞋穿着舒服,手提包花色丰富。”市民赵晓琴说,她前两天买了两双拖鞋,体验很好,打算再买一双拖鞋一个包。

就业创业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为帮助残疾人就业,今年8月15日,崆峒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培训基地正式启动,根据各类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及自身的能力,采用就业与照料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打造残疾人手工制作、鲜花插花培训及销售、手工作品代售、网络直播带货等多元化综合就业平台。

“目前基地运行良好,已安置5名残疾人,月收入1200元至1500元。”崆峒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培训基地负责人满建喜说。

今年以来,崆峒区残联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培训模式,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残疾人稳定就业为目标,以残疾人培训需求为导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业。

“我们将以托养机构、精神病院、日间照料机构、职业康复机构、爱心企业为主阵地,发展一批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融入社会、体现价值。”崆峒区残联副理事长李培强介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