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考上名校职工子女成企业家庭教育分享嘉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李康 袁致娟 林灵
“小时候只看书,大家以为我爱学习,其实是家里穷,没钱通网络,没有电视看,更别提打游戏……”
“你是经过了一个什么重要的事情,让你学习开始变得自觉的?”“因为当时喜欢上一个女生啊……哈哈”
“学长,我能摸一下你的录取通知书吗?”
……
新学期前,一场“企兴家美——榜样的力量”优秀学子座谈会在中铁一局桥梁公司陕西渭南基地进行。

座谈邀请到今年以690分考入清华大学的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工亡职工子弟张哲,以631分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的职工子弟刘纪君,去年考入复旦大学的职工子弟苟姝苓,以及他们的家长,向全公司职工及子弟分享他们在学习上的好方法,在子女培养教育中的好经验。桥梁公司260余名职工及子女在30多个视频分会场参会。
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在秦定松在重庆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座谈会。他代表桥梁公司向优秀学子表示祝贺,说他们不仅是家庭的骄傲,也是桥梁公司的骄傲。他说,工程单位的职工子女注定比其他孩子更少家长陪伴,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他提出三点希望:希望优秀学子一如既往的优秀,开启自己更加精彩的下一程;希望工会组织继续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大后方,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希望各位职工,在有限条件内更多的关爱家庭,不断提升幸福生活的质感。秦定松希望更多桥梁学子向这些优秀学子学习,在桥梁公司上下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在每年这个时候收获更多的好消息。
张哲分享到,学习除了要付出努力,还需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的成绩与他养成了学习方法有着重要关系。他从高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理想和方向,就有了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动力。
张哲的母亲刘青霞介绍, 2008年,丈夫在一次工作中因公亡故,那时张哲才三岁,为了养育张哲,她看过大门、刷过盘子、在超市打过零工……因为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就立志要培养孩子,让知识改变命运。
刘纪君说,高中学习生活是一个漫长的旅途,要在路上高效前行,方法必不可少。他从学习方向和具体做法两个方面进行分享。在明确方向方面,要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要目标先行,要抓大放小,要调整状态,要主动作为;在学习方法方面,要学会自学,要放淡考试,要积极参与活动,他还针对数学、物理等学科进行了专门交流。
刘纪君母亲介绍,除了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要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自信阳光的品质和习惯,这样,即使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也会乐观的去面对,积极去克服。
苟姝苓不仅回顾了自己高中的学习情况,还介绍了复旦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她说,高中三年学业繁重,竞争压力大,家长老师期盼也高,平时要做好笔记供课后复习,要时常整理错题本,要树立远大目标,向优秀看齐,遇到问题时要勇敢面对。
桥梁公司工会主席张伟介绍,组织这次“企兴家美——榜样的力量”优秀学子座谈会,旨在营造职工及子女读书成才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重视教育、人人积极读书、人人高效成才的美好风气,将桥梁公司打造成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学习型企业。
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党政工团历来重视职工子女教育问题,已连续13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每年会根据学子数量、就读学校和家庭困难状况等发放不同程度的助学金,已先后累计发放助学金33.63万元。今年,在原有助学的基础上,又新增对考上本科学校的职工子女发放奖学金,进一步激励职工子女成长长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