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西工人报
本报首席记者 司雁
多年来,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选矸车间机电副主任郭红军任劳任怨、全心付出,凭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成为职工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大哥、好领导,被大家称为机电设备的“守护神”。对此,他说——
在30余年的工作中,开展小改小革30余次,其中托辊调偏装置改造,每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72000元;胶带输送机防堆煤保护装置制作和应用,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67709元;刮板机斜链断链预警保护装置,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60900元;防爆潜水式除尘器的发明,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288350元……从工人到工长,再到副主任,他积极参与技术革新、小改小革等活动。在他的培养下,车间的8名电工中有1名技师、两名高级电工、3名中级电工。他就是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选矸车间机电副主任郭红军。
1990年参加工作的郭红军,1995年就来到选矸车间工作直到现在,见证了选矸车间的变迁和发展。多年来,他考取了矿井维修钳工技师证书,连年被授予“生产工作先进者”“十佳工段长”称号,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被大家称为机电设备的“守护神”。
只有初中文化的郭红军最喜欢学习,只要单位有培训都积极报名参加。郭红军的桌上永远摆放着和工作有关的图书,工作日志更是没有一天落下。2012年,在考技师证书的前几个月,他一有闲暇时间就去请教老师傅,晚上回家背资料,最终顺利地考取了证书。
选矸车间的工作不仅脏、苦、累,而且繁琐、单调,郭红军却甘之如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苦活、累活争着干。有人问他:“你马上就50岁了,升迁无望,图个啥呢?”他总是回答:“我只求干好每件事,做一个对自己有交代的人。”
今年3月,矸石山二部减速箱突发事故,油温超出警戒线,必须停机处理。接到事故处理电话的郭红军,冒着寒冷的天气,穿着单薄的外衣,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果断地作出判断:是冷却油管堵塞,不用更换减速箱。经过40分钟紧张的工作,减速箱终于又正常运转了。一旁的职工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郭主任,要不是你及时赶到现场,我们就要更换新减速箱了。你这一招要好好教一下我们,让我们多学习一下。”
多年来,郭红军任劳任怨、全心付出,解决难题、修旧利废、巡查检修,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随着现代化矿山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标准化工作是不可缺少的。在矸石山巷道封闭工作中,一个班的时间,他要来来回回跑好几次,每天要走近1万米的路程。
“工作岗位是我最好的舞台。”这是郭红军朴实的话语。他知道,选矸车间就是自己坚守的工作岗位,于是他默默工作、不求回报,凭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成为职工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好大哥、好领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