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韩冬冬 张璞
“这一段时间的实操和理论培训总算没有白费,非常感谢产业工人培训基地给予我们的学习提升机会,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了,工资待遇也增长了,往后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刚刚成功拿到起重吊装指挥证书的杨志远高兴地说道。
杨志远是中铁大桥局黄茅海项目部围堰施工班组的一名工人,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平日里的工作无非是搬搬扛扛,出力赚钱,很难有技能提升的机会和空间。  
“杂工的工作很多,也很随机,往往是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劳动强度也比较大,但是苦于没有专业技能证书,工资水平却很一般。”杨志远说道。跟他面临相同境遇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往往因为社会取证费用高、项目工作安排紧张、自身学习能力差等问题,长期从事简单劳动,工资和技能水平难以得到提升。
2021年7月,为了有效解决员工文化水平低、技能欠缺、安全意识薄弱、取证难等问题,在广东省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联合党委的推动下,项目部成立了产业工人培训基地,致力于打造一批业务精干、安全素养高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在来到黄茅海通道项目之前,我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个项目为员工取证提供免费培训和服务平台的,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从今年6月份开始,杨志远开始锚定目标,加入了项目部的“考证大军”。利用工间休息和晚上下班时间,杨志远刷完了题库中的1800道题,并将各种操作规程、安全规范烂熟于心,再加上职校老师的专业辅导和现场老师傅的传帮带,终于在今年9月份,他成功拿到了起重吊装指挥证书。
杨志远自豪的讲,“因为这一个技能证书,自己的工资每个月能够上涨将近2000元,身边的工友知道后,纷纷问我考证秘籍。不仅如此,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操考核,我在现场已经可以独立负责一项起重吊装指挥作业。”
“一次考不过可以免费再培训,再考试,直到成功取证为止,而且一名工人可以考取不同的技能证书,这为我们今后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我们鼓励工人参与取证,对于工人来说技能增长了、工资增加了,对于企业来说工人素质提升了、管理方便了。同时我们也在积极配合管理中心开展的产业工人取证工作,免费提供培训及考试接送车辆,只为农民工兄弟能够在黄茅海项目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项目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胡华这样说。
培训基地自2021年7月22日投入使用以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机制作用,按照“岗前安全教育+技能提升+实操为主+多元结合”的模式,搭建“互联网+技能培训”平台,已累计开展岗位安全技能培训3000人次,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取证培训357人次,其中包括67人获得起重指挥(Q1)证书、4人获得起重机械操作司机(Q2)证书、21人获得钢筋工四级技能证书,真正让产业工人队伍“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证”的愿望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