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37|回复: 1

贵州正安近10万人端稳吉他饭碗

发表于 2022-9-29 16:3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
“没想到以前四处漂泊打工的我,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靠手艺吃饭的‘正安吉他工匠’。”住在正安县瑞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80后”小伙韦会勤,2016年通过吉他制作技术培训后,进入贵州贝加尔乐器有限公司工作。
6年时间,韦会勤从工人干到车间主管,工资也从每月3000元涨到了5000元。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园区开展的技术培训我一次都没落下。只要技术在身,腰包鼓起来是迟早的事。”6年来,韦会勤积极参加技术培训,不断精进吉他制作技术。
技能培训是保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品牌发展壮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举办技术交流赛事等举措,擦亮‘正安吉他工匠’劳务品牌,从而进一步推动正安吉他产业提质升级。”正安县劳动就业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
在发展劳务经济过程中,正安县高度重视劳务品牌的培育、建设和发展工作,9年时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已入驻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111家,实现直接就业1.4万人,带动10万人端稳“吉他饭碗”。
随着正安吉他产业资源集群化、精细化、高技能化的优势逐步凸显,吸引不少在外务工的正安人返乡投资创业,洛开常就是其中之一。
在外务工多年的洛开常返乡时,偶然发现在正安吉他园区内没有箱包厂,萌生了创业想法。2017年,他创办了正安兴源纸箱加工有限公司,2021年公司产值达2300万元,带动52名当地群众实现就业。
曾经,“走出去”是正安人谋生的主要方式之一,长期以来,正安劳动力不断向外输出,超过20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20世纪90年代,正安县300名“娘子军”南下广州务工,开启了我省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先河。正安妇女塑造了“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打造了“尹姑娘·珍汉子”全国优秀劳务品牌。
2013年,紧盯大量在外务工的正安籍吉他制造业人才这一资源,正安组织工作队远赴广东、深圳等地开展招才引智,引导和激励吉他制造技术人才返乡创业,推动“雁归兴正”。
一出一进中,正安依托吉他产业富民强县的思路日益清晰。而今,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集中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吉他制造基地,正安年产销吉他突破600万把,约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全球产量的七分之一,产品大部分远销海外。在2021年10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正安吉他工匠”获得“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荣誉。
从20世纪90年代“尹姑娘·珍汉子”到2021年“正安吉他工匠”,越擦越亮的劳务品牌,再次让近10万正安人端稳了“吉他饭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3 05:14:23 | 查看全部
“正安吉他工匠”获得“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荣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