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1日,位于四川盆地的彭州6-5D 井,钻机轰鸣,承担该井定录导一体化任务的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定向负责人龚德章和司钻并肩坐在井口控制室,紧盯仪表盘,通过优化钻井参数,确保实钻轨迹在优质储层穿行。
透过控制室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钻台上起下的钻具和忙碌的作业人员。
彭州6-5D井是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部署在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龙门山前构造带鸭子河构造的一口开发井,目前在7356米深处的雷口坡段水平钻进,距离完钻井深仅剩500多米,国庆期间该井将向“最后一公里”钻探发起冲刺。
雷四段储层以藻砂屑灰岩、微晶灰岩,含云灰岩为主,储层多为裂缝-空隙型储层,地层倾角大,非均质性强,局部岩性较破碎,实钻轨迹难控制,还存在井壁失稳,易垮塌或出现井漏等安全风险。
为了准确破译地层密码,精准导航,确保安全施工,经纬公司定录导一体化团队组建了由录井、定向技术骨干、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的“党员突击队”,严密监控实钻轨迹,加强实钻地层的对比和跟踪,利用元素录井、薄片鉴定等措施卡准雷四段顶界线各个储层界线,掌握易垮塌、井漏层段的岩性组合、岩性特征、岩屑与钻时、气测的关系特征,并根据各界线实钻的垂厚和视位移计算出地层倾角,及时收集测斜数据,更新井眼轨迹投影图,根据实钻储层界线,合理提出轨迹调整建议,确保顺利中靶。
“发挥地层“千里眼”作用,支撑钻探提速增效,我们用坚守为祖国庆生。”承担录井任务的西南测控XN071录井队队长冯兴东语气中满是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