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1日,由中铁大桥院设计的澳门环松山步行系统正式启用。周边居民经行人隧道往返罗理基博士大马路与高士德大马路一带,将由过去绕行距离1100米缩短至400米,每程仅需约3分钟。

据隧道专家、中铁大桥院副总工程师王腾飞介绍,澳门环松山步行系统包括行人隧道、步行天桥、升降机井、救援通道及相关的设备房等。其中控制性工程是建造贯穿松山南北两端的行人隧道及直达松山马路、二龙喉公园的升降机竖井,本通道的建成,极大缩短新口岸区至高士德大马路之间的步行距离。行人隧道内设有自动步行系统,可直接通往环松山慢跑步道的垂直升降机,为周边出行的市民提供便利快捷的步行通道。中铁大桥院主要承担该项目的隧道工程、升降机井支护工程、洞口支护和边坡防护等分项工程设计。

该项目设计负责人、中铁大桥院张明介绍,松山隧道全长267m,进口位于海边马路下方,植被茂盛,仰坡陡峭,坡顶孤石密布,施工安全风险高;出口位于公园广场内,紧邻居住区、幼儿园,环保要求高。场地内地质条件复杂,松散土层、岩体分布不均,存在大块孤石,设计施工难度大。同时,因为隧道穿越全风化、中风化花岗岩层,地下水丰富,岩体强度差异大等,易导致机械开挖施工功效低,进度慢。为解决以上难题,中铁大桥院项目团队采用现场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设计参数。并结合围岩稳定性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制定详细监测方案、塌方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处理等预案。


中铁大桥院副总经理陈德柱表示,该工程是继澳门西湾大桥后,中铁大桥院在澳门地区圆满完成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在项目招标到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大商务管理理念,标前标后联动,在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有效提升项目效益和效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履约能力深受各方好评。不仅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作出了新的贡献,也大力提升了中铁大桥院在澳门地区的品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