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0

推动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衔接 实施“泉引桥”工程 传好育人接力棒

发表于 2022-10-4 11:47: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赵国陆

  今年6月,济南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实施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泉引桥”工程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推动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学段衔接,包括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衔接,关注学生发展的连续性、知识的渐进性和环境的统一性,聚焦不同学段之间的科学衔接,搭“引桥”,缓“坡度”,助力身心平稳“过渡”,与国家的“双减”政策配套适应。新政落地之后,各学校做出了哪些探索和实践,效果又如何?
  在历下区十亩园小学,一年级和幼儿园大班级部同在一个校园,每周同升一面国 旗,孩子在幼升小之前可提前进课堂体验,平稳过渡并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在新学期开始前,“访校”成为各中小学的一大特色活动。济南燕山中学利用暑期分批组织了1300多名小学毕业生走进校园,在初三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学校,交流初中生活,提前适应更高学段的学习。长清区第三实验幼儿园为毕业班的孩子设计了幼小衔接主题课程,带领“准小学生”走遍小学校园的每个角落,熟悉小学作息时间,自主入校寻找班级,在体育游戏、快乐阅读等实践活动中熟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在济南砚泉学校,一年级的教室里有玩具、图画书等,这种“降级”式的改造,创设与幼儿园类似的班级环境,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省实验小学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也提出“无痕衔接”,像幼儿园一样提供午休床,延时加餐,从作息衔接开始,进行“环境适无痕”“课程润无痕”“课堂泽无痕”“陪伴教无痕”和“评价育无痕”五大改革。
  除了硬件、环境上的双向接轨,济南各大学校在一年级的课程设计上也进行了广泛探索,努力把萌娃的学习难度降到最低,帮助新生真正“迈好入学第一步”。
  凤凰路小学设计“一周衔接课程”“一月适应课程”“一学期过渡课程”,探索构建一年级入学衔接课程体系。比如,第一周的课程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设计活动,“我爱上学”“我讲文明”“我想上课”“我最健康”“我会创造”,使学生充分感受小学生活的多姿多彩,爱上小学生活;第一个月的适应课程,35分钟的课堂划分为“15+5+15”三部分,中间的“轻松5分钟”开展健康韵律操、开心妙妙屋等活动,让孩子更轻松愉悦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
  长清区第二初级中学与济南幼高专常春藤幼儿园、济南幼高专常春藤附小成立了“常春藤社区基础教育学校联盟”,通过联合教研实现全学段、全课程、跨学科的衔接。
  东城逸家初级中学的校长走进对口小学,开展“家校衔接育未来”论坛活动,聚焦课业学习、人际交往、自我管理三个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分享解决策略。
  济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家长、学生饱受“幼升小”“小升初”等学段衔接问题困扰,不同学段之间存在跨度、坡度,如何搭建“引桥”急需破题,在减负提质的今天更为重要,也是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济南率先在幼儿园至高中阶段探索实行全学段衔接,不同学段之间提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把“突变”变成“渐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