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临近深秋,北方的天气已渐凉,但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各作业现场依然是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产销量提前实现“双过半”,超额完成各项经营指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近年来大刀阔斧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助推企业迈上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安全是改革最坚实的底气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主要生产焦煤,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属区域内稀缺煤种,市场前景广阔。但一段时期以来,安全问题始终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过去井下用人多、职工劳动强度大,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伤亡事故。
经历过生死抉择的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人清醒地意识到,错过了改革时机,企业有可能重回谷底。
针对矿井生产系统复杂、安全风险大、隐患事故多、井下辅助运输系统事故频发的问题,公司首先从矿井改造入手,引进无轨胶轮车运输系统,配套智能化无轨运输监测系统,不仅能自动感知井下车辆的位置和重量,并为车辆提供正确的运行路线,还能自动控制信号灯,实现了井下故障智能监测、自动报警和智能调度。
公司又接连在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开展通风系统改造,建成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和瓦斯发电站,有效控制瓦斯浓度,杜绝发生瓦斯事故,并实现瓦斯的高效利用。
在完成一系列升级改造后,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着手构建“18310”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即以实现“安全零死亡、环保零事件、职业病零增长”为目标,树牢“安全环保红线高于一切、安全环保法规大于一切、安全环保责任重于一切、安全环保预控先一切、安全环保投入优于一切、安全环保管理严于一切、安全环保检查细于一切、安全环保诚信胜于一切”的八大安全理念。通过完善“一体化防控、常态化管控、精细化管控”三大机制,落实党建、资源、制度、系统、装备、基础、科技、信息、应急、文化十大保障工程,矿井安全生产综合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
在不断强化设备设施改造、营造安全环境、完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着力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岗位安全技能培训,并将安全生产与工资挂钩,推动职工不仅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还实现了从“我要自己安全”到“我要全公司安全”的转变。
在安全生产的护航下,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踏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生产矿井全部实现“一井一面”格局,原煤产量稳定增幅,安全生产继续向着长周期迈进。
以智慧之“钥”开启发展之门
为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成立智能化领导小组和智能化建设工作组,各建设单位成立相应的智能化领导机构、专职部门,将智能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协调、定向把关、责任到人。公司相继出台《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智能化项目验收规范》等制度。各单位迎难而上,抱着“机器不运转誓不升井”的决心,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建成1个国家级、1个集团级智能示范矿井,建成国家能源集团首个5G矿井全覆盖通信系统,成功引进10台智能机器人,34个子系统、95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其中,黄白茨煤矿建成薄煤层智能化+沿空留巷工作面和半煤岩巷智能掘进工作面,老石旦煤矿建成音视频智能综放工作面和智能掘进工作面,公乌素煤矿建成大倾角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利民煤矿建成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综采工作面和掘锚一体机快速掘进工作面。今年,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还计划新建1个中厚煤层智能掘锚工作面,实现煤巷自动截割、掘锚同步作业;新建1个薄煤层矮机身智能掘锚工作面,实现高度2.5米巷道的零控顶距快速掘进。
另外,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集成智能一体化生产控制系统和智能综合监测平台,可清晰掌握矿井上下生产运行、安全监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等系统实时运行情况。根据各数据间的内在关联,从生产整体角度进行智能分析、预警,生成可视化管理“一张图”,集中展示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状态。
基于“一张图”,公司在所属7家煤矿、40个点位、10多个场景,构建AI图像智能识别管理平台,在高风险地点安装智能摄像仪,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监测,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与相关设备、系统联动、信息推送,实现统一监测、统一控制、统一调度,形成有效的智能安全管理机制。
伴随着智能化建设的推进,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在实现减人提效的同时,持续释放优质产能,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采煤自动化截割率达到80%,回采工效同比提高3倍,单进进度同比提高1.5倍,固定岗位减少操作人员241人。
把幸福写在职工的脸上
在实现安全发展、盈利增收的基础上,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不断构建民生服务体系,将改革红利惠及广大职工。
“取消夜班生产后,矿工们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人也变得更加精神、更加自信了,年轻人也有时间处对象了。”黄白茨煤矿机电科科长张明一脸欣喜地说。
今年上半年,公司职工补充医疗新政策正式落地,覆盖所有在职职工及退休职工,住院报销金额提升近40%,报销也更快捷了。就在前几天,30万元的理赔款顺利打到患病职工鲍子富的银行账户里,一下子就缓解了他的看病经济负担。“提交完整资料后,仅仅3天时间就收到了理赔款,切实解了我们患病职工的燃眉之急啊,感谢公司!”鲍子富激动地说。
据公司社保办公室石立艳介绍:“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每年按公司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5%进行税前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职工个人不缴费。此外,公司还为职工购买了团体人身保险,包括投保团体定期寿险10万元、团体重大疾病保险30万元、团体意外伤害保险30万元。重点是,可与职工自行购买的自费保险叠加赔偿。”职工单次住院金额不超过1000元的,可通过手机APP申请上传票据自助报销。还可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的线上、线下定点药店直接购药。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急诊等医疗费用及当地医保定点药店发生的医药费等,在职工个人限额内,予以100%报销。
矿容矿貌的整治和改善,更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发展。站在平沟煤矿4号矸石渣堆下,青草和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曾经矿坑遍野、污染严重的矸石渣堆,如今已身披绿装,料石砌成的方形网格中,各式花草长势正旺,犹如一面巨大的绿墙,将矿区装扮得生机勃勃。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累计投资17.1亿元,治理矸石渣堆54处、排土场10处,治理面积达735万平方米,建成11个煤场封闭项目,硬化矿区道路26公里,建设生态林草123亩。
今年30岁的后勤服务中心职工奎越是个“矿三代”,他的爷爷是矿山最早的建设者之一,父亲也在煤矿工作。他经常在周末带着3岁的儿子登上治理后的矸石渣堆,用手机拍摄视频,记录矿山的发展变化。站在露天煤炭1号矸石渣堆上,整个矿区尽收眼底,山下采煤沉陷治理区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