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回复: 0

规范槟榔产业需兼听多方声音

发表于 2022-10-4 15:01: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36岁歌手嚼槟榔6年因口腔癌过世”一事引发社会热议,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出手,要求商家下架在售槟榔及槟榔制品。据媒体报道,目前,多地已经明确要求,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制品。

有媒体猜测,“槟榔近千亿产业或被按下暂停键”,一些网友则对槟榔禁售持支持态度,“全面禁售槟榔是该下决心了”,但也有部分声音认为应将烟草、酒与槟榔划为一类,要禁售槟榔的话,就应对烟酒“一视同仁”,全部禁止。

最后一种声音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背后可能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考量:一种是从维护公民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觉得烟酒产品和槟榔同属于I 级致癌物,就应该全部禁售。这种关切从维护健康的视角出发,属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另一种则是企图拉烟酒企业一同“下水”,再以烟酒产品尚未禁止为由制造舆论矛盾,为市场监管部门下架槟榔制造阻碍,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并加以关注。

应当明确的是,槟榔中的槟榔碱容易使人成瘾,长期咀嚼槟榔,会带来牙齿过度损耗、牙龈萎缩等一系列问题,还会出现一系列口腔黏膜病,而这些口腔黏膜病均存在癌变可能。因此,杜绝其作为食品流入市场,并对其予以更强的监管,是维护公民身体健康的必然之举。

但同样需要看到的是,槟榔产业在我国长时间发展,已形成了十分完备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禁售势必会影响大批农户、企业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部分地方经济。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反对之声。

其实,回顾过去,也能窥见我国推进槟榔禁售的阻力。早在1996年,厦门就发布了禁止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的规定,但槟榔产业多年来仍热度不减。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至781亿元,且呈继续上涨趋势,有行业报告显示,我国槟榔消费者已经超1亿。

正因如此,要想此次让槟榔“有效下架”,扭转往日“虽禁不减”的治理局面,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兼听多方声音,协调处理好各方利益。具体而言,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出台管理规定,加强槟榔行业全产业链监管,在允许其发展的同时加以严格规范和限制,可以借鉴烟酒类产品监管经验,实施特许经营,同时制定监管办法,明确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槟榔,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作出明确提示。另一方面,对以槟榔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做好槟榔产业有序退出市场或者创新应用场景的引导及处置工作,逐渐探索引导民众更换产业赛道,让新旧支柱产业尽快“交棒”。(李兆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