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95|回复: 1

敢坐“冷板凳”,追逐“星空”的人不寂寞

发表于 2022-10-5 10:1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4日,央视新闻发表了一篇名为《全国曾经只有一人的专业有多寂寞》的新闻报道。报道介绍从事地衣专业的魏江春老先生。50多年前,全国从事地衣专业的人只剩他一人,但魏老将填补我国空白学科的义务与责任一直扛在了肩上,潜心钻研。如今,91岁的魏老任奋战在“一线”,一个人用书房的电脑进行研究。(10月4日 央视新闻)

但是只要细读,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一个人的专业是寂寞的,但是人却不是寂寞的。

专业的寂寞在于它并不热门,甚至称得上是“冷门”“偏门”,没有人报考或坚守的专业自然寂寞。而人的不寂寞在于在这片领域他看到了自己所要追求的价值——可以仰望的星空,并愿意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去追逐星空的星星。在只有一个人的专业里,魏江春先生敢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不仅在本行业发光发热,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担负起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因此,在评论区随处可见网友的“致敬”与“点赞”。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因此,当我们看待一个事件时既要见“木”,也要见“林”——除了“星空”的灿烂与宏伟,“星空”底下的默默坚守与脚踏实地也值得我们发现。

现实中的大多数人要么只顾着仰望星空,要么只停留于眼前的苟且,其表现可以集中归纳为“急功近利”。所谓“急功”,就是总想着“毕功于一役”、坐不住“冷板凳”,希望通过短暂的付出与汗水就能万事大吉,殊不知“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铢积寸累的事业;所谓“近利”,就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或者个人的利益,这在专业或者职业选择方面尤为明显。许多人只图“钱途”而不论“前途”,将价值判断都建立在现实的物质判断之上而忽视了自己的价值追求。

尼采曾说过,“若谁终将雷响彻人间,必将长久的自缄其口”,要想实现一定的价值,“自缄其口”与甘居幕后的打磨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试想,若没有发愤攻读、提升治国本领,姜太公苦等文王数载又有何用?若没有日日骑驴觅诗、写句投囊的练习积累,李贺又怎能名成“诗鬼”、名垂青史?

还有,我们的社会其实不乏像魏老一样的存在。他是“文物修复界泰斗”李云鹤,六十年如一日坚守文物修复的第一线;他是选择田畴终身守望的袁隆平,择一事终一生,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她是致力于古诗词研究的叶嘉莹……他们既仰望着“星空”又脚踏着“实地”。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仰望的星空,有的只是“痴痴的”望着却没有行动,有的甚至被各种诱惑裹挟,从而迷失在了自己的星空……因此,我们既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不忘初心,也需要脚踏实地保持行进。(瞿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3 21:45:34 | 查看全部
既仰望着“星空”又脚踏着“实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