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九月伊始,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打破了贵州省贵阳市的宁静,一抹流动的“中铁蓝”悄然现身贵阳市南明区的街头,他们是中铁八局三公司南明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部的青年员工。
他们加入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深入街道、社区、楼栋,开展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一道温暖的光。

“中铁蓝”在搬运物资。中铁八局三公司供图
召之即来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应地方单位召集,现需要一批志愿者,预计是协助各点位核酸检测相关工作,请有意愿的同志立即和我联系。”
9月4日20时许,在项目部工作群里,党支部书记胡小波刚发出志愿者征集通知不到5分钟,首批志愿者名额就已报满,而报名的职工依旧络绎不绝,一支后备志愿团队也随即组建起来。
“原本只计划组建的5人志愿队,一下子有10多人报名并随时待命,等待任务分配。”胡小波说,大家知道疫情防控就是与时间赛跑,青年志愿者贡献一份力量的心情不可谓不迫切。
来之能战
9月4日晚志愿者队伍组建完毕,9月5日凌晨2时接到任务通知,9月6日6时全部到达相应点位,这就是可见的“中铁蓝”速度。首批5名志愿者应贵阳市南明区住建局的安排,主要负责支援云关乡疫情防控工作。从8时开始,他们在各自的点位上,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请大家依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间距,先测体温,再看健康码,然后打开核酸检测小程序。”在红岩村仙人洞点位,这样的话杨朝每天都要重复数百遍,遇到带老年机的老人,他便协商同行邻居,将老人的基本信息绑定其手机上。
“经常一忙就是一上午。”杨朝说,第一轮核酸采样工作做完已是下午两三点钟,大家这才有时间稍作休整,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直接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核酸检测总数1481人,完成预定目标……当听到最终汇总数据,杨朝欣慰不已,毕竟干瘪的数据背后,凝结的是大家的汗水。
战之能胜
9月7日23时许,得到贵阳市南明区西湖街道办急需一批志愿者前往支援的消息后,胡小波带着5名志愿者、驾着2辆皮卡车出发了。
在西湖街道办,运输车辆、人手都严重紧缺,“中铁蓝”迅速承担起物资搬运及防疫工作人员运送的工作任务,成为街道办不可或缺的“转运队”。
9月9日凌晨,工作一天的“转运队”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街道办物资组通知,凌晨1时许将有5车物资抵达,需要卸货。
物资调拨如令,“转运队”随即整装赶到物资转运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卸载物资。当1000桶矿泉水、600余件瓶装水、700余份物资包卸完,已是当天早上6时。
来不及休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把物资装车,运送分发到各个社区。他们的衣衫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有的人手被划破,有的双臂酸疼,就地休息后便再次投入“战斗”。
“搬运物资确实很辛苦,大家平时也没有干过这么繁重的体力活,但想到居民能早几分钟领到物资,一切的付出也都是值得的。”胡小波表示。
最美秋天
“有一批物资已经到达省红十字会了,是紧急供应给贵阳市最困难地区的生活物资,手上没有事情的跟我去组织工人。”9月10日上午,接到任务,项目部负责人潘毅量立即在群里下达指令。
短短15分钟,潘毅量带着项目部后备志愿者迅速集结了100多名工人前往现场分拣物资。直到把全部物资分拣完成运往下一站,返程时大家才发现已经过了晚饭时间,食堂的饭菜只好重新再热一遍。
搬运方便面、卸载蔬菜、运输核酸检测物品……一趟趟的工作就这样重复着,西湖街道办的物资运输小队,从早上一直忙到半夜才有了休息时间,直到夜深才意识到当天是一年一度中秋节。
用“小家”的分离,守护“大家”的团圆,那一抹难忘的“中铁蓝”,早已在一次次搬运、一回回往返、一张张笑脸中,定格成最暖的颜色,明亮了整个秋天。(钱忠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