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9|回复: 2

【写作课--927】怎样增强报道的简明感、画面感?

发表于 2022-10-12 10:41: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单滨新

  人们看新闻报道,大都喜欢那些富有简明感、画面感的文字。倘若文字啰嗦、干巴巴,那就会将读者拒之文外。因此,举凡有作为的记者都努力把稿子写得有简明感、画面感,以赢得更多的读者。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我们的体会是——

  一、努力增强简明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中云:“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意思是行文措辞要简洁,说理叙事要明晰。新闻语言应追求准确朴实、精练明快,要言不烦、意尽言至,避免有意无意地添枝加叶、短话长说。

  绍兴晚报2018年12月3日刊发的消息《新昌发现“最早”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只有短短700字,但核心事实表述充分,有对执照发现过程、执照内容及持有者的介绍,对执照持有者后人、核发人和当地工商部门负责人的采访,还有对“最早”的求证和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介绍等。这篇消息惜墨如金、简短有力,“短而浓”,获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二、努力写出画面感

  新闻报道要呈现人与事件组成的现实生活图景,遣词造句应具体鲜明、生动活泼、富有张力,塑造新闻语言的画面感,让报道的人和事有行可感、有物可托,让受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为此,要善于多用群众语言、个性语言,多用比喻,让文字更加具象生动。

  同时,多用细节。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报道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2018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绍兴日报11月16日刊发的现场特写《村支书坐上了直播台》,报道的是诸暨市山下湖镇新长乐村党总支书何立新深夜淘宝直播卖珍珠、引导村民诚信经营的故事。全文只有870字,短小生动、文风清新。

  “夜色漆黑,不少小洋房却灯火通明。何立新揉揉双眼,搓搓面孔,打起精神赶往下一家”,“手捧一把现剖珍珠正要上镜的何海,把何立新让到直播椅”,“打开手机上的淘宝‘收藏店铺’,拉到‘评价’栏,逐个查看,发现有‘差评’的,点开‘客服’,送上‘诚信是金’等善意提醒。”

  这些生动的细节,鲜活的画面,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很好展示了干群和谐、同心创业、诚信立业的深刻主题。

  (作者为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2 10:41:27 | 查看全部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2 11:24:08 | 查看全部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