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前,越来越多的“80后”涌入矿山。如何将他们锻造成才已成为关乎绝大多数煤炭企业今后发展的“希望工程”和“生命工程”。为此——
淄矿集团搭建“三大平台”锻造“精品80后”
淄矿集团现有“80后”3514人,约占青工总数的30%。特别是近两年来该集团每年新增加的数百名职工,大多是20来岁的大中专生和技校生。他们将是今后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将“80后”锻造成为企业生力军成为关乎淄矿集团今后发展的“希望工程”和“生命工程”。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80后”与老职工相比,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专业基础比较厚实,进入角色快,成长迅速等优势。但由于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宝贝疙瘩”,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有的过分强调待遇,工作中眼高手低,缺乏扎实创业精神;有的虽然知识接受的比较快,但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意识较差,贪图玩乐,缺少吃苦精神;还有的不安心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的长期欠勤,不恋矿山专“恋”网吧,着实让家长和单位领导“闹心”。
如何引导“80后”安心工作,逐步成长为对社会和企业的有用之才?淄矿集团积极搭建“三大平台”,倾力锻造“精品80后”。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说得好:“企业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搭建赛马场,为每个员工营造创新空间。”
搭建“铸魂平台” 锤炼思想素质
浇花先浇根,育人先育心。打造“精品80后”,锤炼过硬的思想素质是基础。淄矿集团积极搭建“铸魂平台”,坚持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演讲比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等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他们围绕“尽孝心”大做文章。采掘单位青工每月至少拿出1000元工资交给父母,辅助单位青年职工至少拿出800元,并且在父母生日时都要向父母问候、祝福。“对父母的孝心扩展开来就是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就是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说起开展“尽孝心”活动的初衷,许厂煤矿党委书记苏守玉深有感触地说。
许厂煤矿机电队的青工王国强家庭非常困难,他主动向领导提出给他安排一份最能学技术的活。工作中他勤学苦钻,入矿几年时间就成了业务骨干,每月雷打不动地向家里交2000元。该矿今年评出了“十大孝星”,并设立了“孝心驿站”,成为展现该矿青年人风采的亮丽风景线。
如何留住青年人才是煤炭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淄矿集团前几年曾多次出现大学生分配到矿上,时间不长就走人的现象。淄矿集团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大中专毕业生一入矿,即按规定发放安家费,并在购房、入党、提干等方面优先考虑。
集团各二级单位建立了“人才”公寓,宿舍内安装空调、电视,配备书橱、衣柜等设施。为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立了青年书友会、文学社、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舞蹈队,坚持不断地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
为帮助青年人找到理想伴侣,许多单位设立了“红娘奖”,对为大学生介绍对象成功的热心人,给予500元至1000元的奖励,并组织专人精心安排他们的婚事。黑龙江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的张玉波在日记中写道:“花园般的矿区让我迷恋,规范的管理、和谐的氛围让我感到企业更像是我温馨的家。”
搭建“提素平台” 振兴青工技能
提高青工的业务素质是锻造“精品80后”的关键,淄矿集团为有效解决“80后”不愿学技术、钻业务的实际,搭建“提素平台”,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80后”一入矿,即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与他们结成对子,签定师徒合同,定期进行技能评定,对于出徒快、顶岗早、独立工作能力强的学员及其师傅每月给予奖励,去年共有1000多对师徒受到奖励。
淄矿集团投资数千万元在高级技校和有条件的矿井建立了实物教学基地,分级建立了青工技能档案,分工种系统组织培训。大力实施“QPC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开展星级员工评选,激励职工努力学技术,钻业务,并成立了专门的评定小组定期进行技能评定,去年有400多名青工实现了星级攀升,他们中的大多数精两门,会三门技能,成为多面手。
为调动青工学技术、钻业务积极性,他们坚持“赛马”选人才,经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许多青工通过参加比武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金蓝领”和技术大拿。许厂煤矿机电队青工韩颖凭着多项创新,成为淄矿集团唯一的山东省“首席技师”。只有技校文化程度的埠村煤矿青工李传忠积极钻研,创新攻关,近年来成功地研制并推广应用了“电动行车”、“电机车智能报警装置”、“节能型闪烁式矿车尾灯”等3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为矿节约价值近百万元,他发明的“矿用发光二级管固体照明灯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鼓励青工自学成才,淄矿集团许多生产矿井出台优惠政策,凡自学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的技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学历或学位的,矿分别奖励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同时对学费报销50%或25%,在青工中掀起了学习“热”,纷纷报名参加深造。“参加培训班不仅能取得学历、增长知识,还能领奖金,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唐口煤矿青工李帅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心声。
搭建“创业平台” 激励青工成才
实践是锻造青工成才的重要途径。淄矿集团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让青工在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中成长成才。在老科技人员实施传帮带的同时,对年轻人员敢于压担子、交任务,通过设立助理技术员岗位等形式让青年人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许多青工毕业不几年就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
各级团组织长年组织青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采取定课题、交任务的办法,鼓励青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层层成立了“QC”小组,围绕解决生产难题、提高产品质量等展开攻关。在去年山东省煤炭行业公布的“QC”获奖成果中,淄矿集团有4项成果获特等奖,10项成果获一等奖,23项成果获二等奖,25项成果获三等奖,约占获奖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许多成果为“80后”的“杰作”。集团下属的东华水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80后课题攻关小组”,仅去年就有3项成果获得集团以上创新成果奖。
他们推行了科技创新课题责任制和课题成果奖励制。对科技创新课题,责任到人,规定设计要求及完成时间。设立科技创新奖,对在科技创新及工艺改进中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给予重奖。前几年分到淄矿集团天晟公司的大学生刘海峰,由于在ZY2000/07/14支架的设计中贡献突出,近日获得了17500元的设计奖,同时还被破格提拔为副总工程师。
(王俊)
电话:13853384509
地址: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
邮编:255120
审稿:山东淄博矿业集团宣传部部长国洪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