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2|回复: 0

“粮”心守护,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发表于 2022-10-17 11:53: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粮”心守护,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稻菽卷起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迎着满地金黄与微醺稻香,粮食“十九连丰”的金色答卷正在神州大地渐次铺陈。粮食丰收之际,勿忘粮食安全,第42个世界粮食日即将到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已然开启,面对丰收盛景,不忘居安思危,守“粮”心施“粮”策,中国饭碗才能端得更稳更牢。


仓禀实,天下安。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历来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为实现“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一梦逐一生,永为“稻粱谋”,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超1600公斤,刷新世界纪录;从大西北到环淮海,再到渤海,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守望麦田50载,实现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达成了让国人吃饱的宏愿;李登海,开创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和玉米高产之路,让中国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核心种植技术……一批批领先国际的种业“芯片”,支撑起中国人端牢饭碗的强大底气。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重。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再到各项稳粮增收、惠农富农好政策,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一系列靶向精准、行之有效的中国“粮策”在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抵抗风险能力的同时,有效调动起农民种粮积极性。从地瘠“望天收”到丰产“吨粮田”,从“汗滴禾下土”到“无接触式春耕”,从“灾殃难测”到“高科技防灾”,一项项科技赋能粮食生产的生动成果,铸就起广大农民“农业有前途、生活有奔头”的坚定信心。
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创历史新高;2022《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人数增加到8.28亿人,占世界人口的9.8%;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更是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年年丰收,但世界风云跌宕、新冠疫情肆虐、极端天气频发,人人都应居安思危,个个都要自觉行动,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遏制“餐桌铺张”、杜绝“舌尖浪费”,一个个落到每人、落到每餐的“粮心”举动,是凝聚起全社会爱粮节粮和重视农业尊重农民的无穷力量。
粮食是饭碗,盛着悠悠民生,盛着国运发展。端牢中国饭碗,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粮”心守护,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文/周美琳 图/江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