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摒除劳动价值观误区 提升劳动价值
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 李俊红
近日来,工人日报从“期待劳动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到“精业和创新让劳动升值”连续两期关于劳动价值的话题,引起了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电炉二班工友们的关注与追捧。 大家认为要提升劳动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些关于劳动价值认识的误区,必须根除:
误区一:劳动量越大,创造的劳动价值越高。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员工还停留在蛮干苦干的基础上,认为自己花的力气多,干的活重,创造的劳动价值就大。其实不然,现代企业早就已经完成了从体力化向机械化,再到信息自动化的智能升级了,企业利润中除了一小部分来自规模扩大量产外,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更是靠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方面副加值的提升。相对一个企业而言,一个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设备故障的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价值上百万的设备起死回生,其创造的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误区二:劳动时间越长,创造的劳动价值越高。在有些企业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员工工作主动性不强,效率不高,质量也不过关,别人花一个小时可以干好的事情他非得花三四个小时才整出个样子来,从而导致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的,这样创造的劳动价值当然也高不起来。我们班组职工对待工作要积极主动,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学习别人操作、技术上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更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用心勤于练习,从而达到熟能生巧。
误区三:体力劳动比脑力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越高。在某些企业,由于体力劳动的成果可以通过具体的产品得以马上体现出来,而脑力劳动要通过分析、思考、研究、实践、总结等较为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有时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及金钱,却不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工友就戏称他们为“败家子”。其实脑力劳动的成果能把员工从脏苦累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工友们摆脱傻大粗的形象,从而实现体面而又有尊严的工作。而脑力劳动中特别是创新本来就是一个较为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爱迪生通过1600多次实验,才找到了灯丝的材料从而发明了电灯,靠的就是在千百次挫折与失败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进取,所以我们对待创新要端正心态,多些宽容与鼓励,少些批评与责怪,这样创新之树才能长青。
误区四:基层劳动比管理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越高。在某些企业,由于基层员工在班组长期从事单一工作中,形成了一定作业的规律及习惯,并且和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认为管理好不好,要不要都是一个样。管理能产生效益,这在现代企业里早就形成共识。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总厂”,就是靠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一步步做强做大,最终实现跨进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第三的好成绩。现代管理就是以人为本,运用艺术的手段,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合理整合资源,从而使以人为中心形成的物、料、机等生态圈形成一个互为平衡,互为发展的圈子,把散力凝聚在一起,形成1+1>2的合力。
提升劳动价值即需要国家和企业搭建合适的平台,也需要班组员工摒除掉劳动价值的误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指明方向,让班组员工在十二五建功立业的舞台上,炫出青春、舞出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