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332|回复: 0

【书斋寻悟】每日一评:《蘑菇圈》(2022★157)

发表于 2022-10-20 16:50: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bd844aeeed2cb68634bdc3b35b6e38ed_302_33110_8a0dc8423575a51.jpg
                             《蘑菇圈》   阿来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来源:解放日报   刘英团 
  阿来是“一个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他的作品“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语言“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他的《蘑菇圈》依然沿用诗性的语言,以 极 具民族性的载体,包容了时间的维度,融化了理想化心灵和现实的边界,将其对藏区的“生根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蘑菇圈》聚焦藏地当下热点,讲述的是与近年被消费者爆炒的与 松 茸 有关的故事。
  那时,机村山上所有的蘑菇都叫蘑菇。最多分为没有毒的蘑菇和有毒的蘑菇。而到了故事开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开始把有毒的蘑菇分门别类了。在阿来的笔下,蘑菇也能开创“历史”。“尽管那时工作组已经进村了”,“尽管那时工作组开始宣传一种新的对待事物的观念”,但是,“这种观念叫做物尽其用,这种观念叫做不能浪费资源”,“这种观念背后还藏着一种更厉害的观念,新,就是先进;旧,就是落后。”
  “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乃至时空跨越。所以,《蘑菇圈》所讲述的围绕着主人公阿妈斯烱发生的那些事儿,皆属现代性或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结果。尤其是在这个“经济”时代,阿妈斯烱的蘑菇圈突然就变得值大钱了:“不是所有蘑菇都值钱了。而是阿妈斯烱蘑菇圈里长出的那种蘑菇。它们有了一个新名字, 松 茸。当其他不值钱的蘑菇都还笼统地叫做蘑菇的时候,叫做 松 茸 的这种蘑菇一下子就值了大钱。”
  正如你已经预料到的,蘑菇或者说 松 茸 的升值, 极 大地刺激了包括机村人在内的所有人的贪欲。当人们都在为 松 茸 而疯狂的时候,保持了冷静心态的,唯有阿妈斯烱。
  但逐渐地,阿妈斯炯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作为一个底层普通藏民,阿妈斯炯不担心自己自然生命的终结,伤心的只是蘑菇圈的消失,这里消失的其实不是蘑菇圈,而是大自然。阿妈斯烱说:“我只想问,变魔法一样变出这么多新东西,谁能把人变好了?谁能把人变好,那才是时代真的变了。”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性的敬畏。
  在她的人生中,这个“蘑菇圈”成为与她一起度过各种复杂岁月的秘密力量:爱情、私情、孩子、革命、时代,各种事物纷纷飘现,又不断消失。这个“蘑菇圈”既象征着她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又象征着她丰富的人性。她从不把这个“蘑菇圈”据为己有。比如,在大饥饿时期,她用采来的蘑菇,养活了陷于饿死边缘的村民们。
  这种力量,使得一个普通的藏族女性,在历经沧桑时,仍然保有极大的善意和自由。
  《蘑菇圈》是一部优美的藏文化史诗,在小说里,阿来以极大的善意来对待世事万物,以极大的敬意来写阿妈斯炯这位藏族的“精神 领 袖”。一如阿来所言,他之所以选择直面藏区人民挖掘 松 茸、 虫  草的故事,是因为“特产给藏区带来了机会,但也深刻改变了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