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宋伟卿 王红梅
为使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武汉铁路局武汉电务段漯河车间创新管理手段,向职工巧算“三本帐”,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今年车间已连续实现4个无故障,职工人均安全奖每月递增20元。通过算安全账,车间和广大职工实现了安全、效益双赢。
算好“安全效益”账
作业过程标准化、作业质量标准化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为了让职工牢固树立“把标准当习惯”的意识,车间通过多种形式,给职工算“安全效益帐”。车间经常组织职工学习、观看铁路重、特大事故教材、视频,让职工从血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违章作业给国家、集体、个人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车间还在每月的生产会上,通过“两横两纵”对比,给大家算一算安全和自身效益的关系。两横,既在车间月度、季度检查中,把排名第一与最末的班组进行对比。两纵,既班组当月与上月的安全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职工认识到,安全越好,班组、个人效益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同时,车间还完善各种奖罚制度,对标准化作业,发现、克服设备缺点多,设备检修质量高的职工予以表彰奖励。反之,进行考核。通过实施这些措施,让职工深切感受到作业习惯和安全的关系,安全与自身利益的紧密性,使职工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
算好“成本经营”帐
为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车间重点从节支降耗入手,巧用“加减法”算好成本经营帐,使有限的维修费用实现安全效益的最大化。
车间把水电能耗计划分劈到每个班组,严格控制生活用电、用水,并制定了详细的节能管理办法,进行严格督查。对违规开空调、关灯不及时等违反节能规定的相关工区工长及责任人进行了批评考核。同时,下大功夫查漏堵洞,消灭隐性浪费,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节能意识。
车间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把省下的费用都投入到现场维修上。针对管内7处道口信号设备存在部分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现代化程度低,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的实际,车间采取向上级申请支持和自筹资金的方式,要求各班组对自己管内道口信号设备一台不漏地进行更换、整治,消除了道口设备隐患,确保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算好“人才储备”帐
为培养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车间通过搭建车间技术比武、党团员练功大赛的平台,鼓励年轻职工学技术、钻业务,对脱颖而出的技术尖子推荐到电务段进行重点培养。同时把每次施工看作是培养锻炼职工的难得机遇,按照强弱搭配、新老互补的原则,安排有经验的老同志和好学上进的年轻人进行搭配,不仅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还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年轻骨干职工,几年来,车间先后涌现出10多名技术明星。
在此基础上,车间选拔优秀的青年骨干担任工班长,挖掘一批潜力职工,做好复合型班组长的人才储备。对于提拔到工班长职位的年轻职工,车间以老将带新兵的思路,从小站到大站,逐步培养其管理能力。并且让工班长参与到车间互检、制度修订等管理事务中,加强车间与班组两级管理层间的交流沟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