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工”调查:弱势群体的“强身工程”
——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帮扶困难职工记事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在岗职工与困难职工及家属的数量达到近6:1,该用什么样的招数来应对这个局面,既:让困难职工及家属过得好年,过得去日子,子女上得起学?达到这样的效果,绝不是只靠一两个招式就能化解。
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在岗职工与困难职工及家属的比例就几近6:1,在岗职工4.5万人,困难职工和家属7220户,特困职工和家属有268户,脱贫无望的13户。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弱势群体,峰峰集团采取“组合拳”的招式,化解困局,为弱势群体“强身”。
峰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亚杰说:我们有责任让所有的职工都幸福,这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不仅仅因为企业本就是个“家庭”,我们还应该考虑到一个企业的和谐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改变扶贫方式,零就业家庭走出困境 峰峰集团万年矿职工侯振保2001年因病去世了,妻子作为家属每月领取45元生活救济费,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面对这种情况,峰峰集团为侯振保的女儿侯君安排了一份固定工作,使这个贫困的家庭有了固定生活来源。对于企业的照顾,侯君流着眼泪说:“这对我们家是长久之计,往后我们再也不用等着年年吃救济、吃低保过日子了。
如何让困难职工家庭从困境中走出来,峰峰集团颇费了一番苦心。
峰峰集团认为,给钱给物这种“输血”式帮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变‘输血’资助为‘造血’工程,解决就业难题,才能真正帮助特困职工家庭走出困境。”峰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亚杰说。
而调查显示,像侯振保这样家里人有就业能力的特困职工家庭有1065户,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安置?“困难职工家属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峰峰集团领导层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一场安置零就业家庭就业的“战役”在峰峰集团打响。
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解决特困职工家庭就业问题的安排意见》,明确特困职工和零就业家庭的范围、就业认定标准、就业条件和认定程序。集团还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分头到二级单位定点督导,调查摸底,确保帮扶救助工作公平、公开、公正。此外,该集团还开展了全面用工整顿,为特困职工家庭腾出工作岗位。
峰峰集团下属一煤矿的一位大腿残疾的工伤老职工,因为种种原因经常到有关部门上访。老人一去上访,老伴就在家磕头烧香,求菩萨保佑老伴安安全全回家。多年的上访没有啥结果。在这次解决特困职工家庭就业的“战役”中,集团公司为这名老职工的大女儿安排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的二女儿这时也考上了一家文艺院校。老人乐了,再也不去上访了。他的老伴逢人就说:求菩萨不如靠企业,我们家有希望了。
截止到去年底,仅仅4个多月的时间,1065户特困职工零就业家庭起码有一人就业,随着这些家庭成员走上工作岗位,一个个家庭重现“生机”,充满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爱心基金”构建起帮贫救困长效机制 到峰峰集团采访,很多人都会给你讲述这样一个“爱心基金”的故事。
2010年9月份,上任仅3天的峰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亚杰就到3个困难家庭中访贫问苦。在困难职工家中,看到职工生活的窘境,陈亚杰心情异常沉重。刚一结束慰问,陈亚杰就把工会、劳资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开会。
面对公司的中层干部,陈亚杰眼含热泪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峰峰职工,现在我当上企业一把手了,我不能让一个困难职工过不下去,不能让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上不起学,不能让一个困难职工看不起病……”
全场为之动容。
随后,峰峰集团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捐款运动。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正副职领导干部开始“按标准”捐款。陈亚杰发动这些领导干部捐款时说:拿出一两万元,对我们这些人的生活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可对于那些困难职工来说,几十元几百元就能把他们难住。我们这样做,就算是为自己积德吧。
百里矿区迅速掀起帮扶困难职工的热潮。该集团所属的36个二级单位纷纷响应,党政工领导纷纷慷慨解囊,分别捐助13000元、12000元、10000元。仅仅3天,首批70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捐助金额达到了800多万元。加上行政和工会资助的580万元,使这项基金达到1380万元。
如今,峰峰集团“爱心帮扶基金”的使用规定已经出台:职工患重大疾病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且自负医疗费用达1万元以上的,超过部分据实救助;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社会最低标准其子女考上大学的,本科每年5000元,大专每年4000元,直至毕业;集团公司具有城镇户口生活特别困难的孤寡老人和孤儿职工家庭,每人每月救助300元……
“峰峰集团的发展得益于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现在企业富裕了,应该把财富回报社会、回报每一个为企业做出贡献的职工家属,我们要让每一名困难职工生活过得去,子女有学上,生病能就医,实现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峰峰集团总经理赵兵文说。
《制度》、《条例》和《意见》覆盖全体困难职工 在采访峰峰集团工会民管维权部部长杨风锁和程宏霞时,程宏霞抱了一大堆材料文件。她如数家珍地给记者介绍这些文件。什么叫组织健全?什么叫制度健全?看到这些文件,就能知道峰峰集团是如何救助困难职工的了。
《帮扶组织工作条例》、《特困职工管理办法》、《做好特困职工工作的帮扶意见》、《关于解决特困职工家庭就业问题的安排意见》、《领导接访制度》等等摆了一桌。杨风锁介绍,多少年来,在不同时期,我们集团公司适时地不断出台救助困难职工的文件。除集团公司文件外,各矿、厂也还有自己救助困难职工的规章制度。目前这些制度都在一一实施中。
能够佐证《领导接访制度》的,记者在采访现场就看到一例。在采访集团公司工资部部长杨钢铁时,他们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送来一份从下边矿上反馈回来的董事长批示过的职工来信。这封信是他们集团的二矿一位叫郁超的退休工人写给陈亚杰董事长的。信中说:“……仅凭个人能力,实在无力扭转家庭困境,现迫于万般无奈,只好向您求助,祈以为儿女安排工作为盼。”杨部长说:“绝大部分给董事长写信的人都不认识董事长,但只要有职工信来,陈亚杰董事长都一一批字,让相关部门调查后落实。”
记者在退休工人郁超的来信上看到陈亚杰董事长的批示:“把情况了解清楚,如符合特困职工招工条件,可问其儿子是否愿从事井下工作。”杨钢铁部长拿着批示的复印件对记者说:“这不,现在已有具体安排了。”
杨钢铁说,领导接访也好,接到群众来信也好,特别是困难职工的,我经历过三任董事长了,他们都认真对待职工来信且逐个落实,件件有回音。
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峰峰集团以及二级单位出台的这些《制度》《条例》《意见》,已全覆盖集团所有困难职工。但在事态发展中还会出现新的情况,那又会有新的方法措施出现。比如,在小屯矿出现困难职工的“红、黄、橙”三色档案管理制度后,又出现万年矿的“红、黄、蓝、绿、橙”五色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万年矿工会维权部长褚贵明解释说:“我们的五色管理,红色代表特困,黄色代表困难,蓝色代表临时困难,绿色代表大病困难,橙色代表脱困无望。”类似这样的新办法出现,都表明全集团公司对困难职工的管理越来越精细。赵兵文总经理说:“各种新制度、新办法的出台,都表明着两个字:‘有心’,不管是集团领导还是矿、厂领导都把困难职工装在心里,困难职工不管出现什么新问题,都能及时解决。这样,困难职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