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6|回复: 0

国务院“双减”报告: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

发表于 2022-11-1 09:01: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新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邢翀 梁晓辉)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

  “双减”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教育改革,是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举措,事关基础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报告称,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大幅下降,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校内减负提质受到普遍欢迎,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报告同时指出,“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难题还需破解。有的机构以“高端家政”、“众 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名义违规开班,隐蔽性强,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的问题。有的机构表面关门闭店,实则转移到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隐秘地点违规开展培训。还有机构提供线下“一对一”家教服务,或通过通讯软件开展线上培训。

  在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上,报告称还存在短板。非学科类培训种类繁多,行业属性突出,涉及多个部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机构底数尚未完全摸清,还存在监管盲区。部分地方部门协同不足,在资质审核、预收费监管等基础性工作上进展缓慢,没有形成治理合力。资本从学科类培训撤离后,有的流向非学科类培训领域,亟待加强引导和规范,防止过度逐利。

  此外,报告指出,在校内提质增效上还存在差距。有的学校作业设计水平不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还不够强。有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不够高,校外资源统筹不足,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有的地方部分教师负担偏重,工作时间长、压力大,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减轻教师负担。报告还称,在风险防范处置仍存在薄弱环节,宣传引导工作效果还不够明显。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当日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指出,经过“双减”一年多来的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和家长教育焦虑深层次原因的认识。“从教育内部来讲,主要是职普协调发展和中高考竞争性选拔;从教育外部来讲,主要是就业竞争压力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些内外部问题层层传导,导致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引发家长教育焦虑,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系统深化改革。”(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