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军功是军人最高的褒奖。一枚军功章,一张荣誉证书,记载着属于军人的一份辉煌与荣耀,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现在,家有子女在部队的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在部队能立功受奖,也盼望能及时收到部队寄来的喜报。然而,有些部队对邮寄立功喜报却有些漫不经心,或者邮寄不及时,或者不认真对待。有些人武部和地方政府不但不敲锣打鼓送喜报,甚至把喜报压在抽屉里。这样一来,原本庄重、喜庆的事却变得悄无声息,自然难以达到精神奖励的目的。
授予荣誉、给予奖励是激励先进、鼓舞士气、促进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向立功官兵和优秀士兵家庭寄喜报是条令规定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氛围。当地方政府敲锣打鼓把喜报送到军属家中时,官兵的亲人该有多么光荣,立功受奖的官兵该是多么骄傲,同龄的青年又是多么羡慕。这种精神奖励绝不是金钱能够替代的。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精神奖励在一些人头脑中贬了值。有些人在追求物质时,放弃了对精神的追求,在崇尚利益时,忽视了对荣誉的珍爱,只看重奖励中的物质成分,而忽视了其中的精神成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思想的物化和精神的矮化。这对社会的发展和部队的建设都是非常不利的。
随奖励而发放的钱或物品,无疑会加重奖励的分量,但荣誉绝不是物质奖励可有可无的“外包装”,而是其本质和内核的体现。党和国家授予牛玉儒、任长霞、丁晓兵等英模崇高荣誉后,他们的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这让大家受到教育、启迪,心灵得到净化,这才是奖励的最终意义。我军历来重视精神奖励在凝聚军心、提高战斗力上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确实让立功受奖者感到光荣,受到鼓舞,让其他人从中看到差距,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从而把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当然,防止精神奖励贬值,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部队给先进人物戴大红花、登光荣榜、寄喜报外,社会的各个领域、每个环节,都应该营造好立功受奖者光荣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