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论学习贯彻吴邦国委员长在“2011’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工人日报》(2011年05月05日 01版)本报评论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劳动者权益的有效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吴邦国委员长在“2011’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劳动者权益保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让广大劳动者充分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在着力改善民生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才能让广大职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改善,幸福指数的提升,感受到作为国家主人翁的骄傲和荣耀,进而激励广大劳动者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高昂的热情,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劳动者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强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劳动者的伟大事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但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问题仍然较多。要坚持倡导企业与职工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要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关爱职工、关注职工成长,引导职工做企业发展的主人,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利益。要继续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要发挥好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作用,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法律是人类追求正义、公平理想的通途,也是劳动者寻求公正公平的必由之路。要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和完善劳动、工资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安全生产法、工会法等一大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当务之急是要在推动法律法规落实、加大执法力度上下功夫,积极开展有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通过执法检查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和有效实施,有助于就业环境的改善,就业质量的提高,最终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要推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平等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解除广大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工会始终坚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工人的利益,坚持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坚持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坚持积极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坚持倡导企业与职工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等等。这些理念和工作思路,符合中国国情和会情,切合职工队伍及劳动关系现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它必将让愈来愈多的劳动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受益,使亿万职工以乐观向上、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通过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