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回复: 0

从传统文化的根脉处蓬勃生发

发表于 2022-11-4 20:05: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再次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相关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岁月流转,五千多年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是民族复兴的历史纵深,也是思想理论的深厚土壤。湘江之畔岳麓书院,武夷山深处朱熹园,“郁然千载诗书城”里的三苏祠,一草一木、一瓦一碑,都能感受到千年传承下来的浓厚历史文化静静流淌。

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中华民族造就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华文脉,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道德标准和治理智慧,为拨云见日谋发展提供了历史纵深的味道。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上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毛泽东同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对于古籍进行文字注释,而是为了将其精粹加以改造和发展,运用于现实生活。比如他由孔子的“中庸”,引申出在政治生活和革命实践中都要作两条战线的斗争,防止和克服“过”和“不及”的错误,挖掘“中庸”新的时代价值。传承发展,不意味着照单全收,也不等于泥古不化,而是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语境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读懂文化背后深厚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从传统文化的根脉处蓬勃生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气质、新形象。(程曼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