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自然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呢。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不敢为天下先、知雄守雌、战胜而以丧礼处之等等论述都是通向人文自然之理想的建议、原则和策略。不过,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老子包容天下的襟怀和向往。这一点是通过老子之思想与西方现代宽容理论的对话而发现的。这也要感谢新西兰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组织的世界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宽容概念的比较讨论会。那次国际性讨论让我认识到,在中国文化中虽然没有类似于西方的宽容(tol⁃eration)的概念,却有一种包容天下的理想和主张,可能与西方的宽容理论有类似的、甚至更高的价值。
多年前我出过书,强调要避免两极化的思维方式。我的一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我本人的思维方式中已经种下了两极式思维的种子。一个终身难忘的场景是1988年我到哈佛后,东亚系的史华滋教授(Ben⁃jamin I. Schwartz,1916-1999)邀我到他家吃晚饭,另一位客人是哲学系的普特南教授(Hilary W.Putnam,1926-2016)。席间他们曾热烈讨论批评在经济严重下滑、医疗费高昂、普通人看不起病的情况下,美国和加拿大的保险公司竟然保持着百分之二十多的利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