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回复: 0

从细节看“零碳进博”(记者手记)

发表于 2022-11-9 13:49: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田 泓

“不够喝还可以来添哦。”第五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星巴克工作人员递过咖啡时,特地关照了一句。记者发现,和往届进博会上惯用中号杯不同,星巴克今年启用小杯,而且还“瘦”了一圈。“对大多数人来说,小杯就够了。”工作人员解释。

“瘦身”的还有记者自助食堂的面碗——每碗也就是两三筷子的量。“这样挺好,好客又不浪费。”一位媒体同行说。

留心观察第五届进博会的诸多细节,“绿色、环保、可持续”随处可见。“零碳进博、零塑办博”的理念正化为展商的实际行动。

本届进博会全面推广零塑标准,文创产品外包装及手提袋均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利用材料,物流运输包装杜绝使用不可降解编织袋和塑料黏胶带。

进博会从第一届开始就设立了绿色展台“金匠奖”。在巩固100%绿色搭建基础上,今年又首次增设绿色展台设计类奖项,更侧重于展示设计绿色理念的呈现。企业踊跃参赛,今年分别有112家和34家企业申报金匠奖和设计奖。绿色已成为进博会的底色。

去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太平洋保险及其他专业机构合作开展碳中和项目,经测算,第四届进博会实现碳减排43714吨。本届进博会继续推进碳中和项目,在去年购买碳配额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引入碳普惠行动计划。

其中,一项创新举措令人印象深刻。打开“零碳进博、零塑办博”微信小程序,输入出发地上海浦东和目的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勾选“地铁”,程序立刻计算出此次乘坐的主要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量为0.004吨。按照今年1—8月全国碳市场碳配额平均交易价格估算,本次碳抵消总费用0.24元,其中个人支付0.01元。输入密码完成支付,便完成了个人碳排放量的抵消中和,小程序显示记者得到了一枚进博限量徽章。

今天的进博会,已经成为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会展行业的绿色标杆,中外参会者从中也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