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崔冰
常言道:“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多倡导、多营造优质服务的企业文化氛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是,纵观目前社会服务,特别是那些公共服务行业,的确还存在许多差强人意、需要改进的方面,一些素质不高的客户对服务不满意,表现出情绪过激甚至无理漫骂,也是“性情”中事。对此,蒙受委屈是免不了的,如果服务人员不是从维护企业形象,恪守职业道德角度出发,认真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而是与对方争执论理,甚至以牙还牙消极怠工,岂不是“小不忍乱大谋”、“怨怨相报何时了”,难道非要酿成公共事件才好吗?
“顾客第一,服务至上,顾客就是上帝”绝不是空泛的口号,需要服务行动上的积极践行。在现代化的服务企业和成熟的规模公司中,都秉承着“顾客永远是对的”的服务理念。作为企业员工,首先要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即使个人受了点委屈,也要保持克制、理智的平和心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服务工作。其次,正如保家卫国解放军要舍生忘死,危难关头老师要呵护学生,面对误解服务人员要容忍克制,这也是各自职业伦理道德上的要求,服务人员缺失了宽容心,注定搞不好服务;最后,员工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准,最起码对服务项目要做到得心应手、百烦不厌。如果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行无可指摘,而受到客户的无礼相待,却能保持出良好的职业操守,体现出成熟的从业素养,公司就应该给其颁发“委屈奖”。
从事服务工作,与服务对象发生误会和冲突,本是寻常事。设立委屈奖的本意就是奖励那些为了服务窗口形象、为了公共秩序而识大体、顾大局的员工,通过重塑良好的服务风尚,让正确的社会价值评价触动和感召更多的人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当然,这种忍让不是没有底线的,服务业员工和服务对象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其权利与义务应对等,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平等的法律保护,顾客或客户在自己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要尊重服务员的人格尊严,这也是现代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对那种恶意污辱乃至姿意施暴行为,就不应当一味地委曲求全,而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社会正义。
总之,站在现代化和后工业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考虑,人们的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承受生活压力也日益加大,面对服务对象呈现易躁易怒的倾向,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更应当先控制好情绪,避免服务纠纷的升级,争做促进社会文明的表率。目前许多企事业、政府部门都陆续设立了“委屈奖”,这向我们传递出严于律己、服务社会的积极信号,这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社会、营造幸福易居环境昭示出一种进步向上的导向,从这个视角上看,我愿意有更多的员工荣获“委屈奖”,生活在一个富有君子风度的社会里,我们每个成员都一定会受益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