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49|回复: 0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空间光电系统班组: 攻克120余项关键技术从“跟跑”迈向“领

发表于 2022-11-17 10:48: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班组团队,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空间光电系统班组按照“八有”标准,以班组为基础搭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实现创新“双赋能”。在关键技术的攻坚战里,班组先后攻克120余项关键技术,并加速成果转化,从“跟跑”迈向“领 跑”。

据了解,目前空间光电系统班组成员的平均年龄约31岁,大部分职工都是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研究所,从校园到岗位,班组以传统的“老带新”“师带徒”模式带领大家干好人生第一份工作。

空间光电系统班组长潘迪特别提到了她的引路人、带教师傅——软件组组长周琦。“我读研时从事的课题主要面向民用产品,因此刚入职时对航天科研和航天产品并不熟悉,有些迷茫,好在有周师傅告诉我先去学哪些、再去学哪些,安排得很清楚。”航天工作尤为特别,管理十分严格,潘迪感慨,“有前辈引领,我们成长得更快。”

据了解,班组成员入职后通常会“拜”两名师傅,“主师傅”引路带进门,负责专业领域上的带教与工作生活中的答疑解惑。班组研发中,人人都要与产品打交道,产品师傅作为“副师傅”及时亮相,负责带领新员工快速熟悉部门产品,带教过程中,师徒共同进步。

空间光电系统班组目前共有25名成员,所有成员学历均为研究生及以上,年轻化的高学历团队让创新工作更有动力。作为一个科研方向为主的班组,班组成员坚持“用星导航,分秒必争”品牌指引,研制产品涉及地球卫星及深空探测、航天运输等多个领域,服务国家空间任务需求。

大量的创新工作中,前无传统项目可借鉴,后需提高质量夯实创新厚度,潘迪告诉记者,在进行一项产品研发时,班组成员承担着算法、硬件、软件设计等不同职责,各个成员的专业方向各有不同,但当某一个研发环节出现问题时,大家都会展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共同分析。

除了型号任务外,空间光电系统班组还承担着部分商业任务,由班组研发的微纳系列星敏感器出口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更是在研究所与部门的引领下,开展与海外公司的国际合作,推动了星敏感器产品国际化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