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00|回复: 1

【写作课--982】 过渡的写作手法

发表于 2022-11-23 09:09: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211写作课堂

是上下文间的衔接、转换。是使文气贯通、脉络分明的重要手段。

文章大致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过渡:

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其开合关键处往往需要过渡。如《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开始由总述转为分述时“过渡”说:“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之后讲了它的种种“表现”,讲完后,又要转到总述其危害、根源等了。又“过渡”说:“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样上下文勾联就紧密了。

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时,其交接处往往需要过渡。如《藤野先生》写“我”在“东京”的不悦,因此而北下“仙台”,地方变了,思想内容也变了。在这两层意思转折处用了这样一个“过渡”:“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转接得很自然。

由叙述而议论,由顺叙接插叙,由写景转抒情时,其转换衔接处,也往往需要过渡。比如叙述而议论的过渡的例子:《谁是最可爱的人》讲完三个故事欲以议论结束全篇时,插入“过渡”说:“朋友们,用不着繁琐地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到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少美丽和宽广”。

“过渡”的办法,除用“过渡段”、“过渡句”之外,还可以用“过渡词语”,如“虽然”、“但是”;“既然”、“那么”;“因为,所以”;“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等。具体用什么办法过渡,可灵活选用,不必拘泥于一招一式。

文章过渡要避免两种毛病:其一是不自然,人为地转换,生硬地衔接,使篇章有牵强拼凑之感;其二是不简明,文章的各层之间,过渡文字需要简要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3 09:10:09 | 查看全部
“过渡”的办法,除用“过渡段”、“过渡句”之外,还可以用“过渡词语”,如“虽然”、“但是”;“既然”、“那么”;“因为,所以”;“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等等。具体用什么办法过渡,可灵活选用,不必拘泥于一招一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