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农民工创造劳动价值,谁来为他们成长当监护人
蒲德贵
打工,对于农民工来说是常事一件,“快餐式”就业的劳动价值观注定了他们的漂泊人生,久而久之,漂泊生活也会让他们困惑,谁来为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发展价值当监护人,时下,成为农民工关注的热门话题。
8年来,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相继招收了14批,8000多名农民工。该公司依托“农民工学校、校企联办学校、班组学校“等载体连接农民工学技术,提素质,为农民工返乡实现再就业找到了平衡的点,解决了他们凭借劳动力挣钱到学技术创效益观念的转变。
5年前,余道才从一名返乡农民工回到矿区实现再就业,一路走来的他,从一名不会开动采煤机、掘进机的农民工成为班长、副队长,从月收入1千多元到如今的3千多元收入,他以坚守就业诚信,奉献光热,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农民工”称号。
农民工余道才能实现劳动价值的增值,并非是一日之功。余道才有自己的人生信条:抛弃年复一年的“跳槽式”打工,不能像“猴子掰包谷”那样去就业,最终,掰回的只是眼前利益积累,掰回的是乡村与都市之间路途疲倦,掰不回劳动创造价值的成长积累。“掰”一个“扔”一个的做法,扔掉的是农民工劳动创造价值中的再发展减持度。
时下,在全国,有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工作几乎是居无定所,今年来明年走,有的从事的职业多达20多种,短期就业行为,凭借劳动力挣钱的观念,最终难以解决他们终身学技术上有专长。10、20、30年过去,一旦,他们的年龄超过50岁,会发现自己年老体弱,没有一技之长而被就业的门槛所拒绝,凭借劳动力去挣钱的他们将是力不从心。
与余道才一同返乡,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6对矿井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还有许许多多,肖明先、张正举、赵长池等,在劳动创造价值中能够找到增值的一面,是他们摒弃漂泊打工观念,用诚信终身服务于企业找准了发展位子,获得了应有尽有的保险、双休日和节假日的休假一个不少,用“我有技术,我就有安全”兑现了“体面劳动”收获的人生价值的所在。
农民工余道才说:“我在煤矿实现再就业,天天有书读,有技术学,劳动创造的价值、岗位学技术的价值,自我发展成长,成才,成功的价值远比我自身创造的价值更大,在重庆能源集团年社会贡献率80多亿元中,我也占了一份份额哟!”
据了解,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为例,800多名农民工选择终身服务企业,选择有一技之长就业,他们中有50多人被培养成为了科队长、班长,400多名农民工走进“校企联办学校”读中专上大学,享受劳动创造价值的回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