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0|回复: 0

新闻特写|昔日红色古厝 今朝共话家风

发表于 2022-11-28 14:28: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特写】

原标题:昔日红色古厝 今朝共话家风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润钊 通讯员 李亮

初冬时节的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田园如画、古厝如林。走进保持着古朴风格的永春县抗战历史纪念馆,一堂由福建省、市、县三级工会共同举办的关于家风的传习课在这里举行。

永春抗战历史纪念馆位于石鼓镇桃场社区,曾作为中共永春支部旧址、村部大队办公地址和知青活动点,如今是泉州市职工思想教育基地。

“红砖和夯土穿插组合,木料与瓦砾相互交错,交融古朴的闽南建筑里蕴藏着闽南人关于家的想象、家的哲学。”泉州市劳动模范、永春漆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党支部书记郭志煌与全国最美家庭、福建省职工最美家庭及当地女职工代表围坐在厅堂里,讲述着这座闽南建筑和永春漆篮里蕴含着的“守正创新”的哲学。

在郭志煌的讲述中,闽南人将家的情思与智慧都凝聚到了永春漆篮制作的33道工序之中,团结、和谐、交融的家风基因被种在了一个个相互交织的建筑结构和器物结构深处。

从南侨机工到爱国华侨,纪念馆内200多张历史图片及实物,展示了永春抗日战争的历史风云和海内外永春儿女热血救国的英雄事迹。

“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郑加平、李华芳夫妇不禁感叹,“家,既可以是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可以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

而在永春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丽红的分享里,“家”又有了新的内涵。她说:“工会是职工之家。家风也可以是工会坚守‘家的情怀’、为职工服务的好作风。工会干部应当成为优良家风的守望者和践行者。”

古厝外,闽南侨乡关于家的故事在岁月中更迭;古厝内,工会人对于家的理解在交流中延展。活动结束后,李华芳站在村道旁和纪念馆合影,她说:“在这里,家的定义不止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