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31|回复: 1

铲除仿冒App滋生的土壤

发表于 2023-1-2 13:37: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信部反诈专班”公众号27日公布多个仿冒金融平台类App,并提醒注意分辨,谨慎下载。(12月27日 中新网)

仿冒App弄虚作假、以假乱真,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欺骗性,这会对公众造成很大的误导,可能带来财产损失,不能任由仿冒App继续横行下去,亟待遏制日益猖獗的仿冒App。

对此,需要公安、行业协会、通讯部门等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协同作战,对仿冒App、“李鬼”App形成合围之势,切断背后的黑色利益链,“围而歼之”。对于仿冒App要能进行集中整治,还要进行常态化打击。App商店等平台也要尽好管理责任,加强对可供下载App的安全性审核,避免自己成了仿冒App的“帮凶”。同时,对广大网友来说,也要增强防范意识,要懂得分辨仿冒App,避免上当受骗,而这也是网络素养的一种体现。而仿冒App也容易将脏手伸向学生,正在于学生往往欠缺网络素养,欠缺防范意识,对此,学校、家长也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防网络诈骗教育,让学生更能识别各种网络骗局,防止上当受骗。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能成了一句口号。法治社会不能容“李鬼”App“捣鬼”;网络这块“法治之地”不能有仿冒App的“一席之地”。对此,需要形成各方合力共同割除仿冒App这一“毒瘤”,铲除仿冒App滋生的土壤,让其再无滋生空间,净化网络空间,捍卫网络这块“法治之地”。□戴先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 20:29:30 | 查看全部
净化网络空间,捍卫网络“法治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