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回复: 0

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实施“琢玉工程” 培育智能化人才

发表于 2023-1-3 10:48: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以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为核心,积极实施“琢玉工程”,为矿井智能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全矿选拔培养对象

“煤矿智能化供配电系统一直是我想学的知识,听说矿上要开展‘琢玉工程’,我便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我很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学员。智能化是煤矿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一定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姚桥煤矿采煤二队机电技术员宗岳说。

据悉,该矿“琢玉工程”主要围绕矿井智能化建设实际需求,以现阶段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为基础成立导师专家库,利用3年时间,培养一批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现场智能化装备、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提炼、积累与推广先进经验,为矿井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促使人才接续走向良性循环。

“‘琢玉工程’由矿‘一把手’亲自挂帅,党委工作科、人力资源科等十余个科室共同实施,‘阵容’相当强大。职工通过选拔进入智能化人才培养名单后,不仅收入会相应增加,还会成为后续干部培养的预备人选。”该矿人力资源科科长袁长宝告诉笔者,培养对象的选拔相当严格,要经过个人申请、单位初审和矿组织复审三个程序,并经公示后才能最终确定。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企之基。我们将全方位、多角度、多举措开展教学,竭力打好引才聚才‘特色牌’,推动矿井智能化工作向前向好发展。”该矿党委书记亢俊明说。

“订单式”精准定向培养

“我甘愿充当基座,不遗余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不断提高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锻造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日前,姚桥煤矿机电科党支部书记胡春银与该科室技术人员郭绍凯和王宁宁在“琢玉工程”项目推进会上签订了“1+2定制化”带徒协议。

据悉,“琢玉工程”依托科队实践锻炼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线上“碎片化课堂”等平台,构建以智能化开采为核心、其他智能化专业为辅的人才培养体系。

该工程坚持一人一策,对选拔出的潜力人才进行“订单式”精准定向培养,以贴身带徒的模式,让师徒签订“2+1双导师”带徒、“1+2定制化”带徒协议。3年内,导师在各自擅长领域内培养1名到3名岗位工匠、智能化拔尖人才、技术能手,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借助智慧创新团队的技术优势和创新工作室地面实操的设备设施,分试训期、培养期、提升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形成“理论培训+实操演练”培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