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7|回复: 0

故宫盗案引发思考与警示

发表于 2011-5-16 15:09: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日凌晨故宫博物院被“凿墙盗宝”,虽经北京市公安局迅速侦破,犯罪嫌疑人被抓,部分文物追回,但从这一案件的表象深入到其后的背景,却引发了相关人士的诸多思考与警示。
  窃案告之后,昨日故宫相关负责人到市公安局赠送锦旗,谁料又闹出个文字笑话,只有10字感谢语还出现了一个错字,导致意思完全相反,被众多网友围观取笑:丢物又丢人。展品窃案和建福宫成私人会所进帐5亿这波未平,故宫又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
  解证实历经几十年的不断演变完善,故宫的安防如今已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和犬防的四道防线。以人数来说,故宫保卫处被称作“京城第一保卫处”,人数超过240人,下设警卫队、技术科、防火科等8个科室。故宫每天闭馆后,还有至少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此外依据预案,故宫的纵深体系,已被区分成防护区、监控区和禁区,可以说“固若金汤”。
  但让人难以相信的失窃案还是发生了,而且嫌犯还不是个专业惯犯,多层防线形同虚设,过程很离奇很幽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故宫盗案的发生未必是一件坏事,它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头棒喝,还引发了一些反思和警示。
  可以说目前文博单位的安保技术虽已无懈可击,但最大的漏洞在于人员的意识和责任心。故宫文物保护者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这一点勿庸置疑。故宫所藏皆国之瑰宝,责任重于泰山,不能有丝毫懈怠。人防技防物防不如心防,单纯的技术防范,如果没有意识观念预防,都是有漏洞的。安全预案不是事后的反应和应急措施,而应该是主动的、先发的提前模式。防范的预案和发案后的快速应对预案在故宫窃案中表现泛善可陈。
  虽说国宝未损,但漏洞已现。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好在北京市文物局已表态,按照相关规定,本市目前所有文博单位夜间设岗,并规定夜间值勤人员半小时或1小时巡查一次。将针对本市博物馆开展文物安全大检查,严打文物犯罪。今年下半年,有望启动宫藏文物、博物馆藏品等国有可移动文物认定、登录工作。由此,故宫内的可移动文物有望实现官方认定、登录,完成“大普查”。加强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设施建设,提升技防水平,并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来源:中国广播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