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黑马2009

【跟帖1038期】陈建光克难破题  “80后机车”重焕青春(修改稿)

发表于 2011-5-19 13:08:20 | 查看全部
提前,提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5:39: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5:54:54 | 查看全部
确实好,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6:05:17 | 查看全部
感谢老邱、杨涛老师、周梅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18:58:24 | 查看全部
图棒,不过文字还有点“硬”,支持上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9 20:00:2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5楼ctxz于2011-05-19 09:05发表的  :
好图!但是文字的现场感跟图相比却有些逊色。现场不是用文字叙述出来的,而是用文字描述出来的。“叙述”和“描述”虽是一字之差,但功能却差之千里。

叙述,可以不受时间、时空限制,比如作者开头的“连续三年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比武第二名的……”还比如文中主体文字“令同事们钦佩的是,在该设备的改造过程中,陈建光面对无图纸数据、备件奇缺等制约因素,细心摸索,大胆革新,自我加工,对点火装置进行了改造,成功破解了因电极漏电,预热锅炉无法工作难题”等,都不是在当日现场发生的或者看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通过作者叙述出来的。

而描述,则是把看到的在一个时间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用文字描述、还原出来,让没在现场的人看到这段描述也能跟作者一样,有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之感。作者的图片很有现场感,可文字却没有。“ 5月17日”这是事件发生的时间,没有问题,接下来的文字就有了问题。既然这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何不写现场是怎么验收的?事件主人公和在场人随验收步骤的进行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反应,这中间可以加入对该点火装置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研发过程的叙述,以突出事件的新闻性。
.......
从中感受到老师殷切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7:43:39 | 查看全部
感谢初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07:44:32 | 查看全部
感谢康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0 11:44:08 | 查看全部
   图好,文棒,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0 13:45:29 | 查看全部
我看中了两幅照片,呵呵。这些老师还不太出名  黑马2009  陈贤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