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1年下半年至今,159场新就业形态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在湖湘各地“开花”,25万名新就业劳动者就此进入了工会之家。
1月10日,在2023年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推进会上,湖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何俊峰表示,湖南各级工会延伸触角、开拓阵地,初步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建400多行业工会联合会释放“吸引力”
2022年夏天,湘潭市比天气更热的是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上的唇枪舌剑。湘潭市总工会代表职工权益,全力争取将最低工资大幅上调。
8月底,湘潭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市城区1930元/月,上涨了230元/月。
为职工群体争取社会保障、权益保障的胜绩,令工会组织在权益维护较为困难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展示出强大吸引力。该市16家行业工会联合会年内吸引8000多名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加入。
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型劳动大军队伍日益庞大。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湖南省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重点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超过320万人。
然而,与传统意义上的职工相比,新就业形态群体因其组织方式平台化、工作机会互联网化、工作时间碎片化、就业契约去劳动关系化及流动性强、组织程度偏低等特点,在权益维护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工会必须扛起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大旗。”何俊峰表示,组织劳动者入会就是为他们提供维权服务的基础环节。
为此,省总工会大力推行以平台头部企业为重点、强化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做实“小三级”工会的“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行业性工会联合会400余个,通过街道、社区、楼宇、商圈等建成区域性工会联合会3600余个,有力加强了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信息的排查登记,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在持续扩大。
为缺失的社会保障筑起“防护网”
“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赢得职工信赖的基础。”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负责人说。
新就业形态门槛低、容量大、自由度高、灵活性强,就业群体相应存在身份类型复杂、就业方式灵活、工作时间弹性、工作地点不固定、关系主体多元等特点,普遍面临参加社保难、社保转移接续难问题。
2021年起,省总工会与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联手,在长沙、株洲、湘潭、怀化相继开展加入工会暨社保缴费服务集中行动。省总工会开发出“湘入会”小程序,灵活就业劳动者进入“湘入会”办理入会后,就可直接跳转“湘税社保”端口了解社保政策、办理社保缴费,通过“进一家门、办两家事”,打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职工建会入会与社保缴费服务双平台、双推动堵点。
“今年8月份,我通过下载工会APP,注册成为工会新会员,不仅能享受到工会服务,还能非常方便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沙县黄兴会展经济区货车司机小刘开心地说。
在全省范围,“入会+社保缴费服务”试点两年来,引导了超过9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成功参加灵活就业社保,缴费金额达3.57亿元。“已经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认可度非常高的服务项目。”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负责人说,仅在长沙县一地,受此服务项目吸引入会的快递员、货车司机等新增会员就超过2万人。
(据湖南工人报消息 湖南日报记者 彭雅惠 全媒体记者 廖为) |